叮当 2004-11-11 20:54
旅途趣事之品茗记
原发于魔竭座女子www.water-lily.net<br>
JD{6G9k!QY
<br>
V z#C7JP-O.^e.j
关于茶的一篇大杂烩,无序,纷乱,冗长。<br>
uW!u
ssk
@{G,K d
<br>
0_3}+zKy7M2i
扬州早茶<br>U}5x1gd%n
<br>k7n bP(G8wg*?j
很早地起了床,坐在轮子吱嘎吱嘎做响的三轮车上,穿过行人悠闲的街道和小巷,到了一座小桥边上垂柳掩映下的冶春茶社。<br>
t^ q#Y3`
很大的房间排了十多张桌子,吃早茶的扬州人几乎都是全家出动,桌子上颇为丰盛,摆满盘子杯子碟子和小蒸笼,看来扬州的早茶果然不是徒有虚名。<br>zUwN%T9Nc n9Y
我们拣张靠窗的方桌,点的茶很快就上来了。茶是碧螺春,滚烫的开水冲进透明的玻璃杯里,碧绿的茶叶慢慢舒张开来,尽情地伸展着,可以清晰地看见叶子上的经脉,淡淡的茶香随着升腾的热气在空气中弥漫,我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香气。<br>#c!_y"QR&}ZvR"s
久居闽南,习惯了用铁观音或乌龙茶把小茶壶塞得满满的,这杯只有几片茶叶的绿茶让我恍惚起来,融入平淡悠闲的扬州的清晨。<br>t#\K i0YE.D:I
接着上来一碟凉拌菜,金黄的条状干丝盛在圆形的碟子里,赏心悦目的颜色让人食欲大振。最后上来的是一蒸笼的面点。看菜单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点什么好,就要了套餐,而且怕吃不了只要了一份,没想到一份也有七八种点心。先吃的一块饼有三层,两边是炸硬了的面块,中间夹了甜的馅儿;圆形的包子有好个,有的薄皮儿里头是肉团,有的包着甜的红豆沙,还有咸的菜馅儿的,好象是腌过的雪菜;饺子也有俩,小一点的那个是蟹肉饺,大的那个包满了肉。品尝点心的同时,我们两人不断地喝茶,一来是那绿茶的颜色和香气实在诱人,二来也因为不习惯点心的油腻。<br>
!C+c:hV
e
到最后看着蒸笼里剩下的几个面点,弄不清哪一个是有名的三丁包,摸摸微腆的肚子,想想饱得可以省下了午饭,不禁感叹扬州人的好胃口。<br>yo?n6u0^Z3} n
<br>
edxw(w-Z
——《扬州片段》<br>lLd\y#[)YOj{`
<br>
rB&^.qg!T]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是典型的老扬州的生活,水包皮说的是泡澡堂子,皮包水就是指早上吃茶了。镇扬菜为四大菜系之一,茶点著名的八大件有:蟹黄包,淮扬包,三丁包,细沙包,干菜包,水晶中包,蟹黄小笼包,糯米烧卖。我们点的这份套餐里八大件差不多都有了。<br>-u{p})QV
<br>'p
{!K"X;kb
<br>DC5W~II4q
白族三道茶<br> WP0X&py
_$KY3[
z!K3P
<br>(pY6C/M;A
喜洲是云南大理的一个小镇,曾因电影《五朵金花》而声名远扬。但我却是冲着白族的三道茶去的,想看看这茶究竟和别的茶有什么不一样。<br>
:Yp(N"R&CU
那是很小的一个镇,或许叫村庄更合适,地里成片的庄稼长势喜人,年代久远的建筑错落有致,家禽与儿童一起在街道上嬉戏着。我们由小巴换乘马车,马儿在乡间的土路上欢快地奔跑,颠簸带来的兴奋赶走了我满身的疲惫。<br>
t$Dx4yi
严家大院是大理旧时四大家族之一的老宅子,典型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的布局,斗拱别致,镂空花枋,在那儿静静地述说着夕日主人的殷实。我们被迎进一个很大的内院,搭了棚子的舞台,前面排满了木桌和木凳。一人一桌一凳一盅,身着民族服装的白族姑娘和小伙穿行其中,为客人倒茶。<br>
^Oe!q4_f2s1Sv4A
第一道茶是苦茶。端起白色的茶盅放到鼻前,淡淡的清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是很浓的绿茶,酽得发苦。第二道茶是甜茶,茶中放了冰糖、核桃片这样的东西,有点儿象厦门的花生汤,甜而不腻,顾不得牛饮的不雅,我一口气喝干而意犹味尽。茶点名叫喜洲粑粑,也是大理有名的小吃,似乎是米粉做成的饼一样的东西,切成小块的点心有两种馅儿,一甜一咸,可以随自己的口味选择。第三道茶里加了调味品,其中有花椒,白族人把它唤做回味茶。喝过多种不同的茶,比如红茶、绿茶、奶茶、酥油茶、盐茶什么的,花椒入茶却是第一次听说。小心翼翼地一抿,入口没有想象中那么麻,只觉得满口的香,果然回味无穷。<br>7HH u }W[5e
饮茶的同时舞台上表演着白族歌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白族人用歌舞表现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主持的白族女子身材高挑,声音甜美,在节目的间隙中给我们做介绍,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般,先苦后甜然后再仔细体会。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勤劳智慧的白族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苦尽甘来的幸福生活。<br>W2k}0tl%T
赶马车的车夫告诉我们,最正宗的三道茶要到白族人家里才喝得到,几人围炉而坐,边聊天边熬茶,足足8小时以后才喝得上第一道茶。不过喜洲的三道茶就已经够让我回味的了。 <br>A#s(`+{2y
<br>e6y?8Q,\Z
<br>
%W0v7Q9v5CZ![
A
——《大理风情录》<br>"wi T|]
F0Y
本来并不想在大理停留,很多朋友都说去丽江就不用去大理了,可我还是去了。说实话大理已经商业化味道太重,尤其是古城几乎被弄得一塌糊涂,和丽江差不多。<br>
c~'C
qF$J
我所喝的三道茶也是商业化的一部分,我很清楚。不过还是很喜欢这蕴涵了人生的茶文化。<br>)y\'XJ)m3X
<br> {,MJt&Mo
闽南功夫茶<br>)@+g&J(y W
<br>
gG3{o+^x
傍晚吃过饭,在院子里的小几上摆了茶具与邻居闲聊,喝的是乌龙茶或铁观音,一种半发酵的茶,巴掌大的小茶壶茶叶塞到不能再满,第一遍的茶水俗称茶尿,不能喝只是用来洗茶杯,第二遍是最好的茶,水冲进茶叶以后马上倒进杯里,一溜杯子5、6个,全都倒满正好壶里的水倒干,一人一杯,杯子是小,却不一口饮尽,先深呼吸以后闻茶味,仔细回味过后再小心一抿,普通人家喝茶多配些甜点,边品茶边评论了家里市里国家世界的大小诸事,不觉间一水瓶的水都下了肚,时候也不早了该休息了。<br>+xCof
d*gd0{:\
<br>N9J/P.X2GB m
——《城市随想》<br>9W]?VMAr
<br>
d;|,F%a/nJ
1992年夏天,我从云贵高原来到这个海滨小城,第一次见到海,也见识了很多闽南习俗,功夫茶就是其中之一。<br>
I?/]&TD| TF0o*]
同宿舍的厦门女孩很好客,国庆时邀请全宿舍去家里做客。盐溪街在是镇海路分支的一条小巷,在第一医院对面,舍友家的老房子为木结构,进门走过一段狭窄的过道,然后是豁然开朗的天井。院子里有些开满小花的花盆,很高的木门槛进去,天花比普通房子高了起码一倍,房间里摆着有些年头了的木家具,样式古朴,窗户和家具一样是雕了花的,让我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大宅子。<br>
+jXF!Q2W&Z
舍友家早先一定是大户人家,才讲究得起这排场。<br>;L.Y(y0?0Ok5HR~;LT
我们坐在略显空旷的客厅里,围坐在一张大的方木桌四周,一边说话,一边消灭了满桌的海鲜。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吃那么多海里的东西,舍友全家又一个劲劝菜,我们都吃得很饱。最后一道菜很神秘,一直放在冰箱里,等我们差不多吃完了桌上的菜,才拿出来。好象果冻,里面有些虫子一样的东西。是的,那是土笋冻。入口有腥味,我吃不大习惯,一直到现在都不是很喜欢。<br>N)l)y;wEj1Y
然后撤了饭菜泡茶。第一次看到那么小的茶壶,那么小的茶杯,一泡茶需要那么多茶叶,开水倒进茶壶马上就要倒出来不能浸茶,每个杯子倒茶要均匀这叫什么沙场秋点兵,还有好多好多的规矩,让我不能一一记清。<br>;w;F;b`*B
|L`)I
^
最大的感受是,那茶好苦,完全不同于家乡绿茶的淡淡清香味道。<br>I1T7Q1GmP*t
厦门的茶馆很多,我却很少去,有点害怕那套刷子勺子杯子筛子盘子,因为自己伺弄不来。泡茶多是夏天夜晚的海滩,和着清凉的海风和朋友聊天,不知不觉中喝光了一壶水。<br>
)Q_a:SV2id+n
冯是安溪人,家里自然少不了茶,大包小包的很多,我懒得去动它们,只有一回,说是才摘下的春茶,心血来潮地找出茶具,在家泡了一次。<br>
pd Wl*t5q8TC
我始终是不会品茶的。<br>X/?F,Fh#X2I{
<br>
S[s+E[3i
摩梭族盐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