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 2004-11-11 23:47
一个好帖,关于大闸蟹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foodno1.com/happaykitchen/feature/bigatecrab/bigatecrab.htm">http://www.foodno1.com/happaykitchen/feature/bigatecrab/bigatecrab.htm</a>
夜猫子 2004-11-11 23:51
[转帖]回复:一个好帖,关于大闸蟹的。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br>
awdm2@
\4B[JM%X)h
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其外形特征: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青背,蟹背青得发亮,清爽,半透明,烧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它不同于其它湖区螃蟹的灰色,色暗,泥土色重,熟后呈淡红,红中带灰。白肚,蟹肚呈白色,白得有光泽,给人以水亮玉质般美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有些水深的地方也养殖阳澄湖大闸蟹,因而有少量其它湖区螃蟹肚灰白或灰色,或白得不清洁。黄毛,蟹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雄蟹绒毛密而软,不带泥土屑。蟹爪上毛须清爽,显**。其它湖区蟹毛带泥土色,不清洁。金爪,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其它湖区的蟹,爪尖上没有明显的金**。体壮,阳澄湖大闸蟹体壮,墩厚,结实,两螯八爪粗壮有力,放在玻璃上能撑起,爬行自如。与其它湖区蟹相比,同样形体大小的蟹,阳澄湖大闸蟹体重重得多,它没有一壳水的现象。 阳澄湖大闸蟹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妙不胜言,“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那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也是其它湖区蟹无法比拟的,难怪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br>7P c%Y|C`v N0kF
<br>kD"_fJC]\P
<br>~y"^a~r
<br>'r{h s-mv"D
巴 解 来 历 <br>
6Q|l&cjw
鲁迅先生曾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传说乃巴解也。据传,先民勤耕秋稼在望,屡因八足双螯之水虫为患,袭禾伤人皆畏若虎狼,而称为“夹人虫”也。亟至夏禹治水,授命巴解督工。晚间营地举火照明,倏然,水虫若紫云压城,见光亮汹涌疾至。众皆大骇,且被螯伤甚多。巴解设谋除害,筑城挖濠,灌以沸水防阻。燃火照明,水虫复来,越濠而尽皆烫死。甲壳彤红,溢香诱涎,巴解惑而品尝,首知“夹人虫”乃味鲜超愈百物之美食也。众亦嚼而喜相餐食,于是乎,害虫变成珍馐矣。为志纪巴解敢为天下之功,遂以解字凌于虫字之上呼之为“蟹”,此与盘古氏开天劈地诸神话类然也,诚为敬仰先民大智大勇之创世精神也。 <br>
7QRO6?{Qp4s
<br>)f k[9d
oJu"~ N
<br>
#rO*['YJ PKW(O*J+\,r o"E
<br>
8u5T h5Yo}6A.P
蟹宴佳馐知多少 <br>
J+v$H_8T4i8K
宋代的傅肱,曾经写过一本《蟹经》,比较完整地总结民了当时研究蟹文化的成果。若干年以后,高似孙在《蟹经》的基础上,又广泛收集前人研究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编撰了一本《蟹谱》。《蟹经》和《蟹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关于螃蟹的专著。 在这两本研究宋代及宋代以前蟹文化的著作中,着重介绍了当时的许多种精美蟹馔。 一是“持蟹供”。书中引用了宋代著名美食家林洪与吴门钱谦斋交往后,所说的一段话:“……尖脐蟹,秋风高,团者膏,请举手,不必刀,羹以蒿,尤可饕。因举山谷诗日:‘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真可谓诗中之验,举以手,不以刀。尤见钱君之豪也。”林洪特别推荐的烹饪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白煮蟹,也就是把螃蟹放在水里煮熟,佐以调料,与朋友一起把酒持蟹,十分豪爽。这种吃法,与今天的蒸蟹相差无几,但却是最原汁原味的吃蟹方法。 二是“尤可饕”。这是一种以蒿为辅料理的螃蟹羹,据说非常鲜美。高似孙曾经写过《誓蟹羹》一诗:“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支吾略放行。”宋高宗对螃蟹羹也是很赞赏的。 三是“洗手蟹”。把蟹拆成块以后,拌上酒、盐、梅、姜、橙,腌上一段时间。只要洗洗手就可以食用了。 四是“蟹生”。用生蟹剁碎,以麻油熬熟,并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水姜、胡椒俱为末,再加葱、盐、醋共十味,入蟹内拌匀,即时食用。 五是“酒蟹”。12月份用清酒和盐把蟹浸一夜,取出螃蟹排出的脏物,再加上花椒和盐,另外在干净器皿里加一些酒,倒入原来浸蟹的汁,一起烧开,冷却后倒入蟹中。汁必须将蟹完全浸没。如果是螃蜞,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工制作。 六是“醉蟹”。用糟、醋、酒、酱各一碗,根据蟹的多少决定加盐腌。或者按酒七、醋三、盐二的比例腌制,风味独特。 七是“糖蟹”。在唐代糖蟹便已是地方贡品,到了宋代仍然备受欢迎。黄庭坚曾写过“海馔糖解肥,江醪白蚁醇”的诗旬。苏舜卿也说:“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 八是“蟹酿橙”。选用已经黄熟并且带两瓣叶片的大橙子,把顶部切下,剜去里面的肉瓤,留下产许橙汁,塞满蟹黄蟹肉,再盖上切下的带叶橙顶部,放入蒸锅中,加酒、醋、水蒸熟。吃时蘸醋、盐,滋味清香,令人油然而生雅趣。 九是“蝤蛑签”。这是用蟹肉制成的酱,只有江浙一带部分地区的厨师会制表作。 此外,还有蟹包、蝤蛑馄钝、炒蟹等许多品种。 由于宋代的厨师广泛使用各种烹饪技术,不仅讲究味道鲜美,还注意造型优美,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蟹馔珍品。这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留下了引人瞩目的一页。
夜猫子 2004-11-11 23:55
回复:一个好帖,关于大闸蟹的。
蟹 经<br>B.UD/f2[qF3?
有关蟹的常识:<br>Kj1k|~k
死蟹不能食用。蟹死后体内会分泌一种蟹青素,有毒,对人体有害。过量过量实用会引起生命危险。<br>
)K/IN,?`Y
蟹是特鲜水产品,如海鲜,虾一类,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可引起咳嗽,哮喘等病的复发。 <br>
&bC-q;u9v
今秋螃蟹上市正好是柿子熟透之时,如两者同时食用可引起人体中毒。两者因分开一段时间实用。 <br>+d8Y@$G;` ]N
螃蟹买回来如不马上实用,可暂养。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存活率较高,一般保存得法可存放半月。可将蟹放入冰箱冷藏柜中或干放,隔一段时间在荷包上撒些水。 <br>
5l!bF-`1g0k
{v1JoG r
蟹的煮法多种多样,有蒸蟹,面涂蟹,水煮蟹,醉蟹等。蒸蟹普遍采用,可保持蟹的营养成分,原汁原味。黄蟹或毛蟹一般采用面涂蟹,别具特色。出蟹粉,饭店里考虑成本关系往往采用毛蟹,外来蟹,死蟹也甚至充斥其中,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br>t5PQ5feo
蟹的食用:一般不用蘸醋,以免破坏其营养成分,同时可分辨出蟹的好坏,阳澄湖蟹特鲜,且肉质带甜。 <br>
v%pw0L \ _3Q%})EU
购蟹时尽量避免在节假日,合理掌握时节,可购到物美价廉的蟹。请到有良好信誉的商户或能出具阳澄湖养殖证的养殖户手中购买。 <br>
_`4l EH
在购蟹时尽量以只论价,避免上当受骗。 <br>
|&](r6Na
夜猫子 2004-11-12 00:01
Re: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nalichi.com/UploadImages/PhotoBank/2004/107/181345.jpg">http://www.nalichi.com/UploadImages/PhotoBank/2004/107/181345.jpg</a>
夜猫子 2004-11-12 00:02
Re:
作 者: 梅玺阁主 查 看 次 数: 138 <br>
l I$L*f8W6xV
拍 摄 时 间: 2003年10月22日 上 传 时 间: 2004-10-7 18:13:45 <br>
l dTW#Y4zlO
摄 影 器 材: Nikon D100+AFS 28-85/3.5-4.5 图 片 尺 寸: 0 <br>
)@h4@wJ$G
图 片 说 明: 有位美國朋友問我,說是為什麼上海人特別喜歡那大閘蟹,我說這哪是喜歡,分明是有仇嘛,而且這仇還結得挺深。君不見,上海人若是見了大閘蟹,必於第一時間摩拳擦掌,瞳孔也會隨之放大,非要狠狠咬上那蟹幾口,拆骨剜肉,方覺後快。這不是有仇是什麼? <br>
zv!N
]L#_g&wK
<br>
:fk%H7`rJv,V:{~ip
當然那衹是說笑罷了,上海人對大閘蟹是真的情有獨鍾,而這份情,可謂舉世皆知,以至於在日語裏有了一個新詞,叫做「上海蟹」。這「上海蟹」三字指的不是上海崇明的小毛蟹,而是這上海一隻也產不出、卻人人喜歡的大閘蟹。上海人在東京極多,這大閘蟹的價鈿在東京便飛漲起來;洛杉磯也有許多上海人,於是這大閘蟹就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以飽上海人的口福。 <br>
*A:T.OX8O$hs)e-yXB
<br>'h:jc%r,i-`,e
每當秋風起、蟹腳癢的時候,上海人便口也饞、手也癢,總要弄上幾隻蟹來剝剝才過癮。家祖母、父親和我的生日均在秋天,於是,便有了極好的喫蟹理由。記得我小時候,住在愚園路,與之交界的膠州路,有著新中國最早的不參與計劃經濟統購統銷的農副產品市場,上海人稱之為「自由市場」。就是這個自由市場,發明瞭用香煙票換雞蛋,也孕育了上海最早的蟹大王、蟹老闆。而鄧** 1983 年的南巡,也巡到了這自由市場,立刻使它聲名大振。我特別記得那年秋天,我的生日,母親和阿姨到小學接了我,便到膠州路自由市場買蟹。當時最好的蟹賣兩元一斤,雄蟹一斤三隻,雌蟹一斤四隻,至於四兩朝上的蟹,在那時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東西,有錢也買不到。那時的蟹,全是野生,品種又好,喫了一次蟹,第二天房裏還有腥香味,不若後來為了產量和只重,又是激素,又是雜交,卻使得蟹全無「蟹」味了。 <br>
[)F|IB'B
<br>
a$D
g`VP+q
大閘蟹,其名雖熟卻甚怪,從何而來呢?一種說法,是捕蟹時用草閘,故稱閘蟹,大衹是為了強調大小而已;另一種說法,是這蟹在洄游產卵的過程中,要經過一道道攔水堵潮的閘門,而能爬過那沿路大閘的,必定身強力壯,顧名之。這兩種說法,都有些根據,但我卻相信第三種,而這第三種,方能體現上海人與這大閘蟹的淵源。 <br>N!A3B2[:mm~
<br>
(A!a?2v[b;o~,`6F
煠,是一個上海人專用的詞,念作「閘」,意思是用水煮,就像「白煮蛋」,上海人叫做「白煠蛋」。我想在沒有煤氣的年代,喫蟹的時候,水煮一定比清蒸更行得通,「大煠」的意思,應該就是大火煮的意思。這「煠」字,上海人人會說,但會寫者鮮,想是以訛傳訛,便成了「閘」字。 <br>
P1N)WI+@#Z%gM2B
<br>
@E2xc!\
河蟹,學名叫做「中華絨螯蟹」,又稱螃蟹、毛蟹,英文稱之為 hairy crab 或 river crab ,在中國有四個種群,其中以長江水系種群為最好,長江水系種群中又以江蘇省蘇州市陽澄湖的為最上品。章太炎的夫人說了句「若非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至今傳為美談。現在交通發達,上海距離陽澄湖半小時車程,故每到食蟹季節,上海人呼朋引伴赴陽澄湖,既打牙祭,又可秋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