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焦 2004-9-10 16:10
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乔治•阿玛尼<br>
7Z9a3\YY#bQ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6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2F:oU8r
<br>
/J(LT0A
Lg8k
当乔治·阿玛尼的第一个男装时装发布会在1974年完成之后,人们称他是“夹克衫之王”。<br>#y%pX~_E4_-hT
<br>~5^(f&C#ospS
这位米兰的大师从传统的呆板僵化的上衣中吸取了精髓,设计出新颍、简洁,可以让头发自然垂下的便装上衣,从而使这种式样的服装定格为80年代雅皮士的装扮。然后他以“美国的乔治”装扮成理查德介入主流男性的潜意识,从而提供给美国男人意大利的优雅选择。聪明的女人惊喜地在戴安·奇托的安妮厅中发现了一个穿着阿玛尼的粗花呢夹克上衣的英雄,时代杂志在1982年以封面人物的方式授予了阿玛尼极高的荣誉,这是继迪奥以来第二位获得此殊荣的设计师。<br>
XXUV*v(yE
<br>
T/?7gLw(HXj.^D
乔治·阿玛尼自1970年与他的合伙人塞吉.盖利奥提创立设计室以来开始生产时装。不同于大多数长期经营的时装设计师,追溯阿玛尼18年来的经营历史,很少有可笑的或非常过时的设计。他能够在市场需求和优雅时尚之间创造一种近乎完美、令人惊叹的平衡:中性色系,优雅的裁剪令人无需刻意炫耀,同时删去设计中无关的细节――这也是男装裁剪中的一大贡献。他的紧身短上衣和柔软无领的夹克有变长的趋势。长裤裁剪宽松,从一季到另一季,阿玛尼在裤脚处通过打摺使服装有一点伊斯兰服装的风格。装饰物通常从面料中获得,象最新一季的发布会中以银色绣片装饰在网眼服装上的金银丝饰品。<br>N
E:A-T}~
<br>&eD+K:z9]
乔治·阿玛尼于193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皮亚琴察。为了继承家庭的职业他在医校学习了两年,最后放弃并开始工作。他在当地一家百货店里任橱窗设计并做买家的助手,27岁那年开始为尼诺.塞路提工作。70年代中期他与情人也是生意的合伙人西雅治·盖利奥提一起开始了男、女装的生产。<br> F:G,U,i\Y@HEy
<br>
QW.gcl5y
事实上,时装界在意大利两个著名的设计师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乔治·阿玛尼和詹尼·范思哲,后者在1997年7月遇害。范思哲素以设计的XG服装、一贯的个人的生活方式并因其意外的死亡为世人瞩目。阿玛尼当然不会设计麦当娜的服装(也不会有象米切尔·菲菲和朱迪·福斯特这样的顾客)。但他的禅学的理念和中性风格可以细看做是范思哲的另一面。而当范思哲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促进了顶级模特的星级规范系统的同时,阿玛尼却从不在他的表演中雇用大腕模特。<br>
Xn)}9xxl5`
<br>
)?\As#[v7`
阿玛尼的时装帝国现在包括了13个服装系列,从1984年创立的低价位品牌安波罗·阿玛尼和便装A/X 阿玛尼到专门的高尔夫系列。当然,在阿玛尼的系列中还有牛仔装、阿玛尼内衣、饰品和香水。<br>\pO\ D%{n
焦焦 2004-9-10 16:20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三宅一生<br> O2I"PWZ7Fff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1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q6r%^])ey
<br>
%QW:Wj Qn
<br>
u h9|L8Y4k5[ z
f-I
<br>:z&L]N)o']T#h8u9n
1935年,三宅一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亲在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中受伤,战后过了几年就去世了,他的童年时代,日本还是一个贫穷和满目创痍的国家,美国占领期间给日本带来的西式时尚:玛丽莲 梦露、米老鼠、电视和速冻食品,都给儿时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日本人中,有很多人向往去美国和过美国式的生活。这是不是也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一点以后中西合璧的风格形成的轨迹呢?<br>{\.j1i?$WJ
<br>
5E+gG&V,|
1959年开始,三宅一生在东京念大学,学的是绘画,但是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时装设计师,1965年,他到了时装之都巴黎,看来是离他的理想不太远了。在巴黎的时候,他继续求学,并且开始为纪拉罗歇公司服务,1968年和纪梵西一起工作,不久,他又为纽约的高夫莱 比恩工作,这位设计师是优雅派的大师。1970年他真正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并获得了成功,他也从此步入了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br>
VG;_9r5U$\T)g
<br>8Vo1r1iG4@?
和三宅一生的名望相比,他的经济收益始终是个迷,因为类似的消息总是在神秘之中,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1993年3月到1997年3月之间,光是“我要褶皱”的品牌线,就售出了68万件外套,每年约有21万件其他系列的衣服在全世界售出。而仅在1997年,他就开出了13家专卖店,而使他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9家。他的经营范围除了时装以外,还有箱包、家居用品和自行车。他最重要的经营场所在巴黎、东京、纽约和伦敦。<br>
]J Gy{pu
<br>2P _!TM~l%Y&A|7Q
三宅一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显然是东方式的:不紧不慢的步伐,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对时间的把握相当精确,希望成为时间的主人。有教养、有幽默感、实用主义的思维,比如他希望自己设计的服饰轻便,舒适,而不是拘谨地坐在饭桌边吃四人正式晚餐的格调,三宅一生能够极流利地使用英语和法语。他的外表看起来有点像是有钱的埃及富商, 肤色沉着,黑色的头发微卷,梳着背头,留小胡子。有司机的银灰色DAIMLER 英国轿车,常出现在日本街头,而塞纳河边,有他白色的船体般的别墅。不过对他来说,享受假期是奢侈的,他更多的时间是以“飞来飞去的设计师”著名的。<br> i4?:A4M+xS6k*Io G!r
<br>
*{9Xr0u.wPKdk
三宅一生喜欢漂亮的女孩子,因为他说在街上看到的漂亮女孩是他永不会枯竭的灵感源泉,他的品位简洁优雅。也因此影响到他的设计。<br>$x9NF2rpia
<br>w:MaTC.iWf;hp
曾是一个学艺术的学生,后来的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面对着两种重要的对抗:纯艺术和商业行为的对抗(是做一个成功的摄影艺术家还是做一个女装设计师)以及时尚的对抗(巴黎高级女装和美国代表的流行成衣),他非常小心地在中间找平衡点,并且应该说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他性格中间有魅力的部分:孩子般的大笑、善于制造轻松的环境、和同时代艺术家们的密切交往,与合作者融洽的关系等等,都为他建立他的时装帝国提供了某些方面的保证。在他的工作室里,典型的工作状态是:平均年龄在25岁的10个助手,为他的构思作出及时的现场反映。没有音乐,没有香烟,一切井井有条,但是非常优雅,没有一点点急促的感觉。大家都各司其职,看到的是衣服被展示出来或者递来递去的场面。墙上则是一系列的图片,为即将到来的发布会做细节的提示。也许夹杂其中的,是中国西藏的牧马人的油画。而其中,就是大师在工作,每一个手势都能得到及时的领悟。在他看来,工作是很快乐的事情。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呢。<br>
e-q%` _.DDCr
<br>
#VY+[
a2p mn:Sl0Q1N#G%oo
三宅一生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遭遇西方”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穿他的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表现独特的体形美。由此他创立了充满东方特质的易于活动的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推崇。他的服装一向追求魅力十足的色彩和完美的面料感觉。轻柔体贴也是他对人体所需要的感觉作出的反映。款式、面料重量和人体的最佳搭配是他的绝活之一。如果到他的专卖店里,我们能够看到只有几盎司重的衣服,泛着像是从深海里面的珠宝般的蓝色,也许像巨大的贝壳的样子,又像是汹涌的海浪,精美绝伦。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浓郁的日本民族服装的印痕,他用了5世纪的时候日本的农**用的对布料的处理工艺,使服装的外观有非常特别的感觉,他的服装里面有日本武士的影子,有神秘的东方性格的体现。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油布、聚脂纤维的针织面料,结合独特的裁剪方式,形成了被他称为“第二层皮肤”的衣着特征。他的衣服并不排斥实用性,他在坚持自己民族的某些特点的同时受到巴黎著名的设计师VIONNET的风格影响,现在则以他的前卫和特别超越了时间和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代大师。<br>
$oy1e-z
I
<br> H;w?dxP*n"{
三宅一生自己对时装的解释是:我试图创造出一种既不是东方的风格也不是西方的风格的服饰。他的追求显然是成功了。那些T恤、裤子、小上装、套头衫和那些像羽毛一样轻的外套,都在三宅一生的商标下风靡全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服装实用性得到了相当大的强调,他的晚装可以水洗、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晾干、可以像游泳衣一样扭曲和折叠。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女性那里,这些特点具有致命的诱惑力。<br>0Hd}*owg
<br>*?Q o1gI2@5i
如果说服装的细节能够说明一个服装设计师的特点,那么,提到褶皱,就没有人能够忽略三宅一生。虽然不能说三宅一生是褶皱的始作俑者,但是他的褶肯定是最为独特和最出名的。从1989年他的有褶皱的衣服正式推出与顾客见面的时候起,三宅一生的名字和他衣服上的褶就连在一起了。 运用褶皱表现他的个性,是他的出发点之一。“在巴黎,我不想模仿任何人,我只想做我自己。”在以运用褶皱为设计特色的前辈设计师VIONNET 的风格中,他找到了设计语言并加以发扬光大。另一个出发点是他希望自己设计的服装像人体的第二层皮肤一样舒适服帖,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它能给穿衣人足够的活动空间,也能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体态的机会。在这里,三宅一生很好地解决了东方的服装注重给人留出空间和西方式的严谨结构之间协调的问题,在看似完成度不高的服装中,顾客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三宅一生的褶皱服装是通过顾客的穿着行为最后完成造型的任务的。他的褶皱方案是永久性的,在整理阶段就以高科技的处理手段完成褶皱的形状,并且不会变形。同时,他也用完美的色彩感觉给他的服饰以商标式的外观。在谈到他自己创立的这种风格的时候,三宅一生说:“那是个实验,也是个冒险。”幸运的是,“我要褶皱”系列在他成功后创立,并且把他的事业引向一个新的台阶。在不断尝试的前提下,他邀请了其他行业的艺术家一起,做了一个新的品牌系列,其中就有为他的褶皱服装特别度身定制的组合,看来他的招牌风格会持续很久呢。<br>|Cj\pdl)r
<br>
N Ddp6E,z
作为出生在日本的设计师,独有的审美情趣使三宅一生表现出超越西方风格的感觉,而选择模特上面,则和主流的眼光有一定的差别。他喜欢选用自己民族的模特,但是模特的男孩气质和不追求漂亮而要足够特别的要求,又是国际化的。黑人模特也是他喜欢用的,也许是那种浓厚的异族气息吸引他吧。<br>
%xGaj#b([Wc/m
焦焦 2004-9-10 16:21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加布里埃·夏奈尔Gabrelle Chanel<br>
8Yd Z+A!o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3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d:H]?#r&M
<br>
/NhG0z*kX~O
<br>
]'A7N8j*so
一月十号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和时尚偶像的逝世30周年纪念日,对!你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加布里埃尔“coco”夏奈尔。作为历史上一位最伟大与最有影响力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夏奈尔从未过时。她在过去的100年中,无论是在时装还是人生态度,都是女性追求的先导和典范。尽管已逝世多年,但许多人仍热爱着Chanel风格,她精彩的人生,大战前后的绯闻,使她的生命留下浓厚的传奇色彩。<br>Ip_8\`3h/m-s
<br>
,U(bbW'k/r4d
Q.z
夏奈尔1883年,出生于法国乡村。父亲是一名走街串巷的小贩。1895年,12岁时母亲过世被送进一家由修女主办的孤儿院。10多岁时搬往维希城(Vichy),开始在音乐厅内演唱。尽管技不惊人,有一首歌还是为她赢得了“科科”(COCO)的诨名。<br>*?:Vy,nh3@8b4FC
<br>d+?"}[:b x
自夏奈尔在巴黎创立了“Chanel Mode”女帽店开始,奠定了她在服饰界稳固的基础。她似乎永远都有消耗不完的热情,可以将任何存在于她脑海中的事情变成真实。除了为女性解脱桎梏的胸衣,她桀骜不驯的行径往往能带动潮流,例如她自己率先穿上男装、剪短头发、公然地“脱”下帽子,穿著衣服躺在草坪上享受日光浴……这些现在看来并不特异的行为,在当时却是属于公然向禁忌挑战。1914年,Coco更在几乎无人赞同的情况下,从男性化服饰中寻找题材,创造出全世界第一款泳装。而她自己当然也是大胆的女泳者之一。<br>
e2J\LP;}w%b+\2R|,W
<br>G `ykk-b{$[
虽然缝纫技术很差,Coco夏奈尔仍掀起了时尚革命并且无意间极大地帮助了追求平等的妇女们。她把妇女们从痛苦的紧身胸衣里解救了出来,然后为她们制作了小巧的黑色连衣裙,使得无数女人们在各种场合和季节都看起来风头十足。但这并不是她事业的开始,她的设计生涯其实开始于帽子。在男朋友雅瑟·卡佩尔的资助下,Coco夏奈尔在一年时间里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并在两年后拥有了自己的高级时装订制沙龙。1920年,Coco夏奈尔把沙龙搬到了鲁·坎波恩,直到现在还生意兴隆——因为有卡尔·拉格菲尔德经营着高级时装订做和成衣两大业务(不知这样分类是不是夏奈尔的发明?)。<br>
(G
?+N:Na,?m-p;qXr_
<br>
wi h@A6z"f
夏奈尔成功地运用传统男装元素来突出女性特征,并且用珠宝把她们装扮得艳丽十足。这使得众多传统女性们在星期天有了一个放松的机会,而过去,她们却要被紧紧裹在束胸里。另外,鲜为人知的是,夏奈尔还是第一个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香水的设计师,这使得Chanel N0.5的香气弥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今,但凡和时装搭上边的设计师都要出一款香水,只是,他们来的太晚了。<br>fokX:a5Pe
t-a"B~&`
<br>B@ G~@Inh
就象她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一样,夏奈尔打破常规、挑战传统并且为人们开阔了眼界,所以,当你看到她的名字和那么多时髦的组织、运动经常联系在一起时,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夏奈尔把时尚抬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妇女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变成了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br>,D5?/N9kN\
<br>g*?SHc"e-~`0Hn
无领粗花呢套装、小小黑色连身裙、亦真亦假的珍珠配饰、栀子花与镶拼皮鞋是Chanel的经典标志,隐藏在英国传统男装中的苏格兰呢绒,这质感厚实却又色彩变化丰富的图纹质料沿用至今,这仍然是Chanel优雅风格的传统标志。<br>.W%DQ l~6Z9A6jF0T@ z
<br>
X{)wS7q1~O
50年代,巴黎新一代的设计师才开始成熟,纷纷窜起,此时Coco已在瑞士平静地生活了十多年,已经71岁高龄夏奈尔在1954年突然戏剧化地宣告复出,并且带来了自己的新作品重回时尚界。据说,她的复出是因为她实在看不惯Christian Dior,因为那是她的时代。复出后的初期表现,为她带来很多反面的评议,甚至有人指出这样失败的复出,势必影响到Chanel香水的销量。然而Coco却深深明白到,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她的精神与斗志,就和当初创业时一样。果然,Chanel趋向实际的设计征服了美国市场。她成功地定义了夏奈尔的形象,无怪乎连好莱坞也张开双臂欢迎她的到来,她几乎包装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好莱坞明星:从凯瑟琳·赫本(赫本也在1969年百老汇的节目中饰演过夏奈尔)到伊丽莎白·泰勒、安妮·巴克丝特。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形象:黑色小裙、优雅的烟卷和标志性的提包,就是夏奈尔的杰作。仅隔一年就成功地夺回往日的声势。<br>
l}(T1AQh/fNM
<br>
Y0{\$XI
1971年1月10日,在她心爱的里兹饭店,夏奈尔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永不过时的遗产。<br>
0L&?;qb@5T7l S
焦焦 2004-9-10 16:23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当娜泰拉•范思哲DanatellVersace<br>*r@{:qo^I1ZLmA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2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T.FOIS.?
<br>3A\0E|` ^w6]$@
在范思哲身故一年后的今天,其妹当娜泰拉凭着自己的实力上升为世界顶尖的时装设计师。她每年要设计十个时装系列,还监督皮具、香水、家居产品和配饰的设计工作。这位身高五尺四寸,头发淡黄,烟不离手的女性一直被人们认为作风大胆、充满魄力。<br>
{gVO/e'i
<br>
|
V8RJw9]
1955年,在意大利出生,几个兄长对她的溺爱远远超过父母,而其中范思哲和她的关系最为亲密。1981年,开始跟范思哲合作。<br>{/l-vu^0L/NQe
<br>
h%b:[ cw:Q'VAh*M
“我的设计比范思哲更富女人味,我没有他的才华,但有他的勇气”,当娜泰拉觉得为女性设计时装比为男性设计容易,而她觉得自己较为了解女性身体,范思哲则更了解男性身体。事实上,范思哲喜欢把自己当裁剪而不是设计师,并经常亲自试穿他所设计的每件男装。<br>
t!`];crONg)wA?D)J
<br>w6`1d@6p@|d
著名时装设计师詹尼·范思哲惨遭不测,不幸遇刺身亡,成为当时娱乐界轰动一时的新闻。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由范思哲亲手缔造的时装帝国究竟何去何从时,她的妹妹多娜泰拉·范思哲勇敢地承担起哥哥留下的重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之后,领导范思哲公司再一次走向新的巅峰。<br>
{+fI.K(S'Pc
<br>
Oy0D&[}h
多娜泰拉的独特标志就是奢华,而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发挥她这个特点的最佳时机。90年代后期,在许多时尚评论家看来,范思哲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多娜泰拉承认,在追求自己的设计哲学的过程中,她有过不少失误,可是她绝不后悔。她向媒体坦言:“我与詹尼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比他更喜欢冒险。他已经功成名就,无需再标新立异,而我则需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过去所做的一切,对时装的、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都是发挥了作用的。我知道有人会对我进行指责,对此我早有准备。我一直觉得我绝不能简单重复詹尼的风格。在他死后的3年里,时装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公司相继合并,超级模特主宰一切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我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来跟上时代的步伐。”<br>
C0o$b bR
An"d
<br> z-d.k]4n;XEV)f
表现女性美多娜泰拉反复强调,她要寻找的新途径并不是回到“迷人的80年代”,而是要反映出女性对自我的新肯定。她认为女性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不过现在她们对这类事考虑得更加精细了。她们不需要穿着正式的套装去上班,她们在公司里的地位日益强大,因此她们没有必要再伪装自己了。过去她们事事向男人看齐,现在她完全可以放心地表现“十足女人味”,毕竟现在的世界已不单单是男人的世界了。大胆地表现女性美是多娜泰拉的专长。她喜欢唇彩,喜欢栗褐色皮鞋,喜欢金银线织胸罩,除了粉底霜之外,(她认为粉底霜并不能增加肌肤的美丽),凡是能使女性魅力大增的“武器”,没有哪一样是她不乐于使用的。多娜泰拉为身为女性而感到自豪,她认为作为女性,应尽可能地突出自己的特点。,所以她从来不穿T恤衫睡觉,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她在谈到T恤衫时,似乎透露出对这个字的厌恶。她说“即使我单独一人时,我也喜欢穿漂亮的内衣。男人可以穿T恤衫睡觉,女人则不会。做女人的感觉就是这么美妙,我们需要什么便能做什么,而男人就不行。我的意思是,要是没有睫毛液这类东西,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将是什么样子呢?”多娜泰拉认为,由于深悉女人的秘密—像即使不戴乳罩,也能令**不致下垂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所以她才能给传统的范思哲美学带来一丝更宽容、更贴近女性的色彩。在将自己的才能与已故哥哥的“天才”作比较时,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不过,她还是愿意不揣冒昧地承认:相对而言,她的设计比詹尼的“更柔美”。她说她喜欢XG,但不喜欢女人作性猎物。她对女人的身体考虑得更加周到,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詹尼在世时,有一次试图在女装的腹部部分加上皱褶,结果遭到多娜泰拉的强烈反对。她觉得没有哪个女人会喜欢自己看上去大腹便便,所以在她的设计里,腹部这部分从来不加皱褶。她对这类事情总是特别留意。<br>
?|A1{]fV6e5^5{m
<br>DL)F/bI7n`
女强人的矛盾心理像许多以情感力量而著名的女性一样,多娜泰拉对自己坚毅不屈的个性,似乎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引以为豪,一方面也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那种“女金刚”式的脸谱化人物。她说她不希望别人称她为女强人,她讨厌这个字眼,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只是不喜欢坦露自己的感情而已。多娜泰拉对微末的细节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她对自己的外表也特别关注,这些都使她很容易成为嘲讽与攻击的对象,可她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绝不像批评者想象得那样简单。她在闲谈中脱口而生的笑话,看似不经意,其实都经过仔细斟酌—那是一种摆脱自我怜悯,保持乐观精神的有意识的策略。她对睫毛液与高跟鞋过甚其辞的赞美中,实际上隐含着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她的才华与精力,足以胜任哥哥留给她的重任,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对此表示疑问。<br>
mI!@bAIj
<br>
|^Q.H1KA
hO
<br>
O"V(\-sQ;U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本贴已被 焦焦 于 2004-9-10 16:25:16 修改过]</font></p>
焦焦 2004-9-10 16:26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让·保罗·戈尔蒂埃<br>qx&W i)vvI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5001.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Sc5Z"d%Dg{
<br>
z2k:xdt,h
c5@
让·保罗·戈尔蒂埃曾比喻“时装就象房子,需要翻新”。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用什么途径均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达至更新的境界。打破所有界限是他的作风。如今Jean Paul Gaultier已成为世界顶尖名牌,通过不断发展他的时装王国。<br>AJtrI4aSt0}
<br>
m#vRy%ns4p
不知有多少次戈尔蒂埃以大胆的创作而叫时装界哗然---如将裙子穿于长裤之外,将短裙穿于长装以外,以内衣当作外衣穿着,以薄纱作成绵花糖般的衣服……变化万千。<br>
J#J~#F#@Go$D3d
<br>
#e
jS H
w ^ RO
对于其设计理念,戈尔蒂埃说:“我全部的设计来源于对现有东西的汲取,并力图在某些方面改变它,将其扭曲变成戈尔蒂埃式的外观,而这些事情本身是相当保守的。这种态度深入到我的工作中并变成广泛的结果。”<br>'y#O}rZf
<br>
3V%td'jBmL
戈尔蒂埃是个创造者,多年前他设计了女仆装,基于印第安人、犹太人、爱斯基摩人等传统式样的服装。如今向其真实的天才方向大步迈进:设计不仅在T台上展示而且在现实中穿着的服装。<br>
;v
Qg*Mr
vv(x
<br>
n D'tu9H%U5V,q ST
除了黑色作主调以及适宜的鸡尾酒会装和晚装,没有突出的流行趋势。黑边短裙构成的小珠饰红黑两件套看起来适合鸡尾酒会休闲场合的穿着。“巴黎的围网”则提供了一种戈尔蒂埃所爱好的诙谐的条纹手水手服的系列,草绿色丝绒长裙搭配条纹的T恤式上衣。“巴黎的咖啡馆”则是绝妙的短装,深巧克力色瘦腿皮裤与袖子上镶有皮毛的貂皮短大衣相衬。大量貂皮、紫貂皮表现的奢华,加上丝质的小金属片装饰的电脑印花图案的服装,以各种绿色、铁锈橙色表现的优美,有时在长裙装上附以巴黎的主题,这些裙装的表达是富于曲线和微光闪烁的。在众多相应的雅致的露肩式裸背晚装中,以珍珠白和黑色蕾丝边做装饰的肉粉色乔其绉纱埃菲尔铁塔式晚装极为出色。一些服装相配的是同样出色的埃菲尔铁塔式鞋子。 <br>
m,Kr*k]X1fc
焦焦 2004-9-10 16:30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就这样吧。。刚才有位姐姐说。。。。这样的帖子是没人看滴~~~~<br>V
z\!@JU
<br>Z2G-Yj_Pq
可能是太专业了点。。那。。。。。OK<br>
G?(e5u4?c"l
<br>
(c WV
g@}
就到这里吧~~:P
野企鹅 2004-9-10 19:17
Re:
如果文章搭配一些名家设计的名作,那么肯定很多JJMM爱看。[em1]
野小薇 2004-9-13 15:39
Re:
在穿着这些名牌的同时能体会到里面蕴涵的意义,那才更完美~~<br>
8{$F.WZ2m
<br>
x
x)O ~L!wiB
这点只有运动品牌最明显~~
野23 2004-9-13 17:56
Re:
焦。。。再接下去啊。。。。。
焦焦 2004-9-13 18:01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拉夫·劳伦Ralph Lauren<br>
L{~^
Q#iBu5J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4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2s*z*\MMICA
1951年,12岁的拉尔夫下课后要去打工,但那时的他已经能很得体的穿衣服,使本不昂贵的衣服看起来很时髦。在曼哈顿内的劳伦设计学校学习设计期间,同时在两家手套公司做店员。1967年,在一家名为A·Rivetz的领带制造公司做设计师,并从此开始,建立他的时装帝国。<br>
*[ \q*mTtiQ
<br>
)U,L#i-K"c3c$f,|
1967年,在A·Rivetz公司工作时,开始设计宽的领带。1968年,随着他设计的领带的流行和50,000美元的贷款,建立了Polo时装公司,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他选择Polo这个名字因为它的样式和商标总是能激起人们的兴趣。60年代后期,布卢明代尔的窄式领带取代了拉夫尔的款式,宽式领带被拒绝在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里出售。但是随着Polo品牌的成功,零售商们的目光又很快的回到了拉夫尔的身上。80年代早期,将朴素的谢克风格引用到时装设计领域,开始了注重简洁的设计。<br>
%h-Z}5vWI*N1T8Z
<br>
2GK0L+['t{R5o
拉夫·劳伦的精明之处在于让全世界都心悦诚服:能圆购买lauren品牌之梦,便身价倍增。他展示商品的办法别具一格,店内表现的是一种家庭氛围,这种方法非常成功,开在麦迪逊大街的商店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三千万美元。<br>"|\2P&B%n+l-S;uIOS!{
<br>
g1g.~x I(V^
W
本世纪初长达40年的英美上层社会生活、荒野的西部、旧时的电影、30年代的棒球运动员以及旧时富豪都是拉夫·劳伦设计灵感的源泉。在将朴素的谢克风格引用到时装设计领域方面,应该说拉夫·劳伦功不可没。他自称“没有代表作,没有草图,有的只是尝试。”<br>
IQV$|QTgv
<br>
r0cqPd1UBI
wy
焦焦 2004-9-13 18:19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尼娜·瑞西Nina Ricci<br>
c\E5FKq \
]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12leadbbsfile/007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D`"`VOo
1883年尼娜出生于意大利吐温,儿时的她就已经对服装倾心神往。12岁时举家移居法国。由于当鞋匠的父亲不幸早逝,困窘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到裁缝铺做学徒,以此谋生。少年时期的限辛困苦不但磨练了尼娜的意志,也使她积累了许多服装剪裁方面的技艺,为此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3U,sfU g6e;k
<br>L%r0G7|,u8]-A2g
凭着对服装的热爱与执着,尼娜18岁便开始主持一间设计室的工作,她服装以别致的外观、古典且极度女性化的风格深受优雅而富有的淑女青睐,赢得了良好声誉。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尼娜·瑞西品牌依然是时装领域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其间设计师虽几经更迭但依然独具风范。<br>
M3f;y}W[F
<br>
v7w2^oU/}}]
OF9t
1905年,成为当时服装界崭露头角的青年设计师。1932年,失去丈夫的尼娜在儿子的再三鼓励下,决定自立门户,不再以出卖设计纸样的方式进行经营,而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时装公司。这时尼娜已近半百,为了帮助母亲,27岁的罗伯特放弃了前途远大的广告事业,脱身出来负责公司的业务管理与市场营销,就这样母子二人在巴黎卡皮辛大街20号开办了第一家尼娜·瑞西时装店。成立公司之后,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尼娜主要负责服装的设计创作。极女性化的设计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br>P,H&J`aFU
<br>
*T4qDpt}
以女性特有的直觉敏感,尼娜·瑞西的设计总是充满女性味。30年代品牌创始时,尼娜·瑞西的风格就显示出与埃尔莎·斯基亚帕雷利(Elsa Schiaparelli)和夏奈尔(Chanel)等以时装革新为主的品牌不同的风格。它以相当特殊而雅致的细部表现,使服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轻便,当穿着者在行走或跳舞时,衣服不会妨碍人的行动。细部处理也相当女性化,如褶皱、缝裥、悬垂、露肩和贴身等设计。<br>
N"LK%pL
<br>
9qu#qiecM'I Kz
在面料运用方面更别具匠心,如将苏格兰格子布斜裁用于晚礼服;黑色丝绸印花布有花纹的部分展示于胸部之上,胸部之下是直筒形的丝绸面料等。这些设计都非常体贴而富有创造性。<br>JB&J%Y
T w1dB&A
<br>
6A[-x g7P
尼娜·瑞西的信念就是在创造中寻找华丽的感觉和优雅的曲线。直至今天,尼娜·瑞西仍拥有高级女装的称号,而该品牌的内涵已包括有高级女装、高级成衣、男装、饰品、香水、化妆品等门类。<br>
sH{5g(]B5d(~)s)CM
<br>
z9v&MQ m]&U+j.c k5{
巧妙的融传统风格与现代时尚为一体,使她的服装具有引人注目而不矫揉造作的特点,随着事业的发展,尼娜的作品也逐渐完善,而展现出典雅高贵、用料考究、手工精巧、线条柔美的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尼娜·瑞西服装已开始从“宫殿贵族”化走向大众。揉和了东西方古典色彩的女装,既有艳丽的风格,又不乏浪漫怀旧的情调。除此之外,由瑞西女装拓展出的男装,同样以高度著称。无论是西服套装,还是T恤、衬衣,都选用精细上乘的面料,别具匠心的古典风味,不遗余力地体现在其精湛的剪裁及个性化的饰品上。<br>q{2LfF)kH
<br>h0`4s_v/O
x
一生致力于探索女装设计奥秘的尼娜,经常借助人体模特来设计制作新的服装。晚年时她曾经吐露其设计宗旨:“论设计,应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因地而易”;“裙装就以质地柔软为佳,以使女性能在舞会或舞台上尽显婀娜多姿,套装则以简约为妙,应注重制作精致,使近观不失其华贵而远观又不失其年轻”。尼娜的设计思想下是当初奠定这一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基础。<br>\'~/mK%C'Ay
]
<br>in-uAi(E]h7i _{3F
<br>
'b3h$~ g+n w Yu
<br>
P*k5G%Tl"{:w{
<br>
+s
W\K:V8E
<br>
nE5Tm
lca&J@A/k
焦焦 2004-9-13 18:20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皮尔·卡丹<br>3FQTu#K(d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human.dresschina.com/20040421leadbbsfile/00200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c:N,S(Gd
卡丹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情调典雅,富有女性魅力。不管他的设计如何赋予现代抽像概念。不管他是多么的“前卫”,但他并没有像以后的三宅一生,高田贤三;以及韦斯特伍德走得那么远,他设计的基本原则仍是发扬高级时装的传统精神,高雅、优美、富有女性美。这种传统精神的继承,是与迪奥的师承关系分不开的。<br>
iH7u;\u.z"fL
在他的作品里不仅能找到迪奥的遗风。亦有当他年轻时代曾崇拜过的大师巴伦夏卡的影子。据说,青年卡丹曾三次要求到巴伦夏卡工作室工作,但都未能如愿。不管如何,今天人们会肯定的告诉你:“卡丹是唯一懂得现代派高雅的人。”<br>
m}8bs%Z%T
<br>
D;J](y nLFo
高雅是皮尔·卡丹追求的目标,也是许许多多服装设计大师们刻求的境界。离开了高雅,服装就谈不上美。<br>
3S L
G8[]&OyEYcL
<br>
3{)n.f
e3s0[1x!P${5~:r
<br>2a5D Qa8R)\+l
这位自由的大师,不仅是当代运动距离最长的艺术家,也是整个时装界最有力的商标,他用自己的名字(其实就是PC两个字母),加上独特的授权方式,和一种惊人的奋斗进取精神,掀起了二十世纪一场大规模的商业革命
野23 2004-9-16 09:44
Re:
还有呢?<br>
KYi%MsOM_
焦焦 2004-9-16 11:17
Re:
[em7][em7][em7]
野23 2004-9-16 11:43
Re:
[em9]怎么拉 <br>
J;Y!Z_3j9K~
焦焦 2004-9-17 09:38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约翰·加利亚诺<br>
,eF+T+oM1G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upload/forum/200491793748.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8^.Ma(uXe
<br>
~-N?d_Q!U T
约翰·加利亚诺1960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母亲是西班牙人,父亲是意大利裔的英国籍人,6岁时举家迁居伦敦。受西班牙血统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和歌舞。也许得益于当安装工的父亲的遗传,加里亚诺从小就喜欢动手制作小玩意,具有灵巧的双手。<br>1984年6月他毕业于著名的圣·马丁艺术学院,在这个培养艺术家的著名学院里,约翰的专业是建筑设计。受当时时装设计在社会上的地位影响,加里亚诺改为时装设计。一出校门,他的首批灵感源自法国大革命的作品便在布朗时装店的橱窗内展出。 <br>1985年约翰·加利亚诺打出自己的牌子,1987年,他赢取了全年英国设计师大奖,从街头时装跃升至高级成衣。1988年被评选为本年度最佳设计师,从此奠定了他在时装界的基础骄人成就。在每季度的时装展示会上,他都有新作问世。 1990年约翰应巴黎的设计师们之邀,加盟花都时装界。开始几年,他掩饰锋芒,很少公开露面,以谦逊的态度和平静的心情反复观看巴黎名师的作品大展及其新形象。经过数年卧薪尝胆,1994年10月,他隆重推出了'95春季时装系列,犹如于无声处一声惊雷,轰动异常。<br>1995年的"新都市风情"更是赢得了时装界的极大关注。同年出任纪梵喜高级女装的总设计师,名扬天下。<br>加里亚诺的设计风格,深受读书时期影响,那时候性格矛盾害羞的他,因须赚取外快,放学后便往国家剧院跟Stephen Marks和Tommy Nutter当兼职。在那里他被传统的服饰深深吸引着,因而不断钻研服饰历史书籍。平时最大的乐趣是逛博物馆和俱乐部,那里给了他无数的灵感。他倾慕上世纪50 年代的伦敦和本世纪20年代的巴黎生活,热爱那时的社会风情、艺术以及服装。所以他的作品融合了英国的传统和法国的浪漫。 伦敦是一个充满理性、严谨与某种程度上保守的城市,因而在年轻人当中具有了反叛与创新的精神。加里亚诺的作品充满视觉的快感,满足人们对时装的幻想。他也宣称自己的擅长是形象思维。<br>加里亚诺人纪梵喜设计师时,给正统、理性、儒雅的纪梵喜带来天翻地覆的惊人创意,令"正统派们"目瞪口呆,却又不得不拍案称奇。<br>1996年,加里亚诺为纪梵喜高级女装推出了"重返鼎盛埃及、罗马"等系列,为纪梵喜诸如了新的活力。 1996年底加里亚诺突然宣布离开纪梵喜,加盟CD,成为当年时装界的轰动新闻。加里亚诺的设计风格非常浪漫,圆形造型风格更接近迪奥,他为迪奥推出的的三大系列都展现了戏剧化的情景。他的流苏、花边、刺绣弥漫着奢华的宫廷气息,其中浓郁的女性味道和华丽的色彩完美再现了"迪奥精神",而颓废色彩则是鲜明的加里亚诺风格。<br><br>\^6P)|gA;se D9l
焦焦 2004-9-17 09:44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br>}ez!N7F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upload/forum/20049179444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y,b9?bi
<br>
o+te-I(i:s5t#k-I
<br>)f;A,Z4}$P#RX;S5vBr
迪奥的设计,注重的是服装的女性造型线条而并非色彩。他的时装具有鲜明的风格:裙长不再曳地,强调女性隆胸丰臀、腰肢纤细、肩形柔美的曲线,打破了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线条。这种风格轰动了巴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br>[;k2F(D%m(\
<br>
,i4p"Oqy
v6ib
Dior自己曾经说过:“香水是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我选择制造香水,哪怕你仅在香水瓶旁边逗留一会,你便能感受到我的设计魅力,我所打扮的每一位女性都散发出朦胧诱人的雅性,香水是女性个性不可或缺的补充,只有它才能点缀我的衣裳,让它更加完美,它和时装一起使得女人们风情万种。”<br>(k&[oRe'\di
<br>
&mSJ _.cH}]L
是Dior让黑色成为了一种流行的颜色,在他的设计中他将女性独特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开始相信一个高雅女人一天该换四套不同的衣裳,而时装几乎是人们的第二肌肤。Dior设计的衣裳永远是时装,永远存在着价值。他所设计的晚装豪华、奢侈,在传说和创意、古典和现代、硬朗和柔情中寻求统一。在Dior每一次的时装展中,晚礼服系列总是让人们屏息凝神,惊诧不已。<br>
;q%Z1F&Gz Na
<br>
.y6wb,T*h [#Z&Xx d
迪奥还是第一个以注册商标确立“品牌”概念,把法国高级时装业从传统家庭式作业引向现代企业化操作的设计师。他以品牌为旗帜,以法国式的高雅和品味为准则,坚持华贵、优质的品牌路线,运作着一个庞大的时装王国。<br>3Q(z!Wa5|u4C5r%G
<br>
n}4n/f TLy@.t
CD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保持高级华丽的设计路线,迎合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品味,象征着法国时装文化的最高精神。<br>
+\*l+}$e\t+V+@
<br>
+a@$Qb@2XU
H-o:E3_C
50多年过去了,Christian Dior这个名字依然引领着世界的流行时尚。然而在这些辉煌的业绩后面,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Dior,他充满着深情,极为害羞,又极为幽默,他便是永远的Christian Dior。<br>Ac5bu?9L
<br>#`:oql#jo
<br>.Nrh%dfx_$S)JR
在他的盛名背后,迪奥的人生没有什么戏剧色彩。他寡言、天生羞怯,忧郁而孤独。他嗜好美食,因而有些肥胖和行动迟缓,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和一些占星卜命的书。他不善于和传媒记者打交道,为躲避记者,他甚至把自己藏到了浴室中,可同时他又开创了在时装表演结束前和模特一起问候观众,以使表演达到**的传统。<br>
,cb;rKY
<br>迪奥最伟大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悉心提携新人的大师风范。不同于当时行业中的许多成名设计师,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的声誉,而不用心对后人的指导,迪奥在1955年,伊夫·圣·洛朗十九岁时刚到公司时就发现了他的天赋,并亲自指导培养他,为他提供机会。还有皮尔·卡丹第一个发布会也是在迪奥那儿完成的。此外,马克·葆汉(Marc Boham)、皮衣设计师弗里德里克·卡斯特(Frederic Castet)等其他设计师,也都是迪奥发现的天才。他的蒙田路被人美誉为设计师学校。<br>
+sj2u|F:D|
<br>盛年的迪奥在他事业的鼎盛之际,于1957年10月在意大利疗养期间突发心脏病辞世,他留给了法兰西无限的悲痛和遗憾。<br>
;f"bIj
_#m;]7[
<br>ZtDd g
天才济济<br>
@2O+Cp\M!@
<br>迪奥的辞世,并没有影响他如日中天的品牌声誉和稳固的公司组织和经营。同年,圣·洛朗被任命为“CD”的艺术总监。<br>
M nB(`N
]Ps6V^vW
<br>1958年1月30日,圣·洛朗发布了迪奥之后的第一个系列——“梯形线”系列大获成功,从此抚慰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为迪奥英年早逝而**的忧虑与悬想目光,亦稳定CD品牌的形象与艺术发展趋向。1960年,圣·洛朗应征入伍,1961年离开了CD,开创自己的设计工作室。<br>"k3H,tf8H}:v9e3z`,i0?
<br>1961年马克·葆汉(Marc Boham)入主CD公司,同年推出“苗条系列”,1967年发表“迪奥小姐”系列令全球瞩目。接着1967年的“婴儿迪奥”,1968年的针织系列,1973年开创现卖皮革先河。1969年,CD高级化妆品问世,1985年推出著名的“毒雾香氛”(Poison)香水。<br>
5Xh{t7L\(G!QRG
<br>1989年,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费雷(Gianfranco Ferre)加盟迪奥公司并发布第一个加盟后时装系列,直到1996年底,悍世玩童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也归附CD旗下。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CD一直在这些天才大师的悉心维护下,保持着它原有的品牌风格和魅力,CD依然象征着巴黎时装的精髓,依然是大众倾慕向往的品牌,与此同时,每位设计师又都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马克·葆汉在色彩运用上比迪奥时代丰富,他甚至采用了具有乡村气息的印花布,使CD时装年轻活泼而亲切宜人。和善开朗的费雷设计简洁而强烈,造型独具建筑感,他使法国时装的奢华、浪漫融进了意大利式的严谨和实际。<br>$cB
D#O;h!Dd
<br>而最令世人瞩目的当是时下风头最健的设计师加里亚诺执掌“CD”帝国后所带来的一派令人振奋的“盛世景象”。<br>
/Fos(~ d
<br>约翰·加里亚诺被称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他在1995年至1996年任“纪梵喜”总设计师期间重新擦亮了这块巴黎女装的金字招牌,正在人们企盼他有进一步的建树时,他突然间宣布离开纪梵喜,入主CD公司,这曾是1996年国际时装界最轰动的新闻。同是“CD”和“纪梵喜”品牌的幕后财团LYMH的决策层认为,加里亚诺的设计风格非常浪漫,服装造型线更接近迪奥风格。而加里亚诺本人则早就倾心迪奥,他曾一再地向LYMH集团主席表示:“迪奥是我的梦想。”而费雷的不再续约,终于为加里亚诺实现夙愿提供了机会,至今的合作业以证实:非凡的迪奥与非凡的加里亚诺的组合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无限的期盼。<br>,_p \3F0S8\/e Wx
<br>
f(d-]zk)P?
焦焦 2004-9-17 09:52
回复:给大家补补课:P。。。时尚名家排排站~~~
川久保玲<br>(sIg*];k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http://xue.grchina.com/UploadFiles/200451712433273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RwCs[+Y Y {
20世纪80年代早期来自日本的时装设计师川久保玲,设计风格前卫而反时尚,她的服装简洁、单一且具有现代意识,她大胆地向传统的西方服饰美学挑战,不追逐于流行的面料、剪裁及色彩,以强调体外空间的设计替代传统服饰设计中对人体本身的体现,其服饰中所反应的建筑理论与抽象美感,根植于日本的民族服饰。<br>wKm0s t]*Oz!`
这位1942年出生的东京庆应大学教授的女儿,从美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自由款式设计师。1973年川久保玲凭借她过人的勇气,决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并取名COMMEDESGARCONS,法文意思是"象男孩一样"。1981年"象男孩一样"进军巴黎市场时,以其独有的机织面料轰动巴黎及国际时装界,折叠、皱缩而成的面料可任意打折;问世于1982年的针织服装,有意织成的网眼以各式不同大小孔洞,形成独特的表面风格。每一件服装无不体现着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即反时尚的服装哲学。<br> N C5xC'G-d
<br>boa5M?9X"S
"象男孩一样"是西方服饰体系与日本文化的混血产品,面料简洁朴素,在外形上强调平面及空间构成,在结构中融入现代的建筑美学概念,缠绕于人体的多层次结构,以及抽象的平面图案设计都在"象男孩一样"品牌服装中充分体现。面料与结构缝线则是她常见的表现手法。"象男孩一样"品牌服装的标志色调是黑色,平和、低调的黑以其特有的魅力,体现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借助无色系的黑来突出强调服装本身的结构构成。由于她的缘故,使原来仅限于晨礼服和燕尾服的黑色成为流行,黑色成为最时尚女人的永恒形象。<br>C"s
U,`
h
w
<br>0pP,F|K*K#b:ad$J
她说:"黑色是舒服的、力量的和富于表情的。我总是对拥有黑色感到很舒服。"她对黑色的投入和奉献,使人对这位前卫的日本设计师产生了悲观或不祥的印象。她对服装设计独特的方向,使它总有墓地或屠杀的感觉。她经常被媒体批评,因为有时她展示的服装,就象是纳粹集中营的囚犯们常穿的无体型的宽松服,略作修改就组装上了舞台,因而常常激怒了公众。<br>
'p,oj"g?`
<br>
(oW\S9gw/lw"X'u;Q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观念。"我不喜欢显现体型的服装",由于她没有受过正规学院是绘画和裁剪的专业训练,所以设计师和传统之间无所拘束。1975年第一个专卖店在东京开张,川久保玲以她无以伦比的创造力,选择了一个建筑家、一个平面设计师、一位摄影师和一位花卉艺术家合作,并且请著名人士担纲她的模特。在每一个舞台场景中,她为她的COMMEDESARCONS的不断更新和注射新的生命力花费了大量心思,以确定品牌总是保持了它的现代边缘,让懒惰的公众能够关注它。<br>C~&sn4n
<br>K-eFG Cp#t1v3q.j
每一次的与众不同,哪怕从香水的包装,到外面的展示和表演,都代表了一种冒险、一种大胆,或者说得更好一点,则是一个走得稍微快一点的时钟,挑战我们的传统,挑战我们的观念。她最有名的发布会,充满大的、黑的、方的服装,1982年震惊世人的乞丐服,如今已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她的第一个时装发布会,也打破了时装界的一贯模式:用狩猎哀歌取代流行音乐,用古怪的化妆和不整洁的头发,将模特丑化。<br>
^.Lz0UI]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