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仃 2005-3-14 23:21
[转帖]中越北部湾划界双方海域面积相当 外交部称是双赢
<a target=_blank href="http://news.tom.com">http://news.tom.com</a> 2004年08月03日02时23分??来源:光明网-新京报?<br>0v8ZN)j4?#@-T
外交部有关人士接受本报专访,称划界不是渔民弃船上岸的直接原因<br>
@O9r9T%nhn?
<br>
vu;@@1h+aV,r
对话动机<br>
o5gaP$i
<br>7f_fYVwsQ
6月30日,王毅副外长与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边界委员会主任武勇交换了《中越两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协定》及《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这天,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正式产生。<br>
+|x S+\%R2p Q
<br>,H.Fx3zE`
有报道说,北部湾的划界使我国10万渔民弃船上岸,放弃祖业开始全新的生活方式。7月28日,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海洋处处长萧建国在外交部办公室接受了本报专访。就我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产生的前后进行了回放和展望。<br>&X%Pn@
CWx
<br>
PgKN&Oc
北部湾为中越权益主张重叠区<br>
4]D(I;}mi#P7T9P
<br>
8k+`kDu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能否就中越为什么要在北部湾划界的一些情况先做个介绍?<br>
;R*v1g#f^l:|zM+~
<br>;f6[-N:D1tJX4m
萧建国(以下简称萧):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中越两国在北部湾既相邻又相向,历史上从未划分过北部湾。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越双方只按各自宣布的领海宽度进行管辖,湾内资源共用共享,一直相安无事。两国有关部门只是在1957年、1961年和1968年3次签订了有关渔业协议。对各自近海(6-12海里)的捕鱼问题做出安排。也就是说,6—12海里之外是公海,双方渔民都可以自由进入捕捞。<br>
3v_*}{}$I;Sx
<br>
;p,Co'lC3F
20世纪70年代初后,随着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越两国划分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问题呈现出来,按照以1982年签字、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为核心的现代海洋法制度、沿海国可拥有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最多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br>B6V9q$G%D:V1`c!t
<br>*h.{*b#m#f0u~X
但是北部湾是个比较狭窄的海湾,最宽处也不超过180海里。根据《公约》规定,两国在北部湾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全部重叠,所以必须通过划界给予解决。也就是说,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br>2k8D2G
R,M#i
<br>
/f1xhq0F})Z,\:jPo
实际情况也说明,随着专属经济区制度在各国逐渐推广,由于没有一条明确的北部湾分界线,双方渔民的传统捕鱼权受到冲击。随着捕鱼技术的进步,在北部湾,中越双方的渔业纠纷也日趋增多,这不仅使渔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影响到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两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需要尽快解决划界问题,并建立新的渔业合作机制。<br>1Y:|,q"Ps8K.R/tE0W
<br>
!~)N)taE `j D|9xd,l
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br>z[)L*['_~
<br>
`
^(G\K|j
记: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国家主权主张上有什么不同?<br>\+Y*m8VJI
D*r
<br>5t.AG'A1M#d#{
G+c
萧:沿海国对领海享有主权,但是其他国家的船只可以在别国领海上无害通过。而对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沿海国则不拥有主权,但享有对其自然资源和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具体在渔业生产上,则表现为,一国在不得随意进入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进行渔业捕捞,除非征得该国的同意。<br>p'O&m0U
H`?2C
<br>
e7C[Bs
最早的谈判由越南提出<br>i2}
_4f:zEqJ5NK?
<br>!A
QXz
_
记:关于北部湾的谈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早又是谁提出划界的要求?<br>/|ea)R*OO
<br>
!D/x9Lfy&q!@5`
萧:最早的谈判是从1974年开始。是由越南首先提出来的,1973年12月,当时的越南ZF想将北部湾地区的第一批勘探区域权力批准给意大利石油公司,故建议中国举行北部湾的划界谈判。1974年1月18日,中方答复同意谈判,越南当时应中国ZF要求暂停了和第三国石油公司进行的勘探谈判。1974年8月15日,中越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一轮谈判。北部湾划界谈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前后历经27年,三个阶段,1974年,1977-1978年,1992-2002年。在前两个阶段的谈判中,因为双方立场相差甚远,都是无果而终。<br>pyx;EgG
<br>
n-ET
m ?
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尽早解决包括北部湾在内的边界问题,成立了包括外交、国防、渔业、测绘、地方ZF等部门组成的ZF边界谈判代表团,启动北部湾第三次划界谈判。从1992年到2000年,双方共举行了7轮ZF级谈判、3次ZF代表团团长会晤、18轮联合工作组会谈,平均每年举行6轮各种谈判和会谈。<br>#Aq6v#PGgU|)_
<br>E\r8S.^O,U
双方所得海域面积相当<br>7~G'u7h
@#`
<br>&}E,KT4c:JEmG;w
记:您刚才说到在前两个阶段的谈判中,双方因为立场相差甚远,最后谈判无果而终。这里面所致差异有哪些方面?后来又怎么弥合了这些分歧?<br>
Y-ZU%O5VO
<br>
-f;B1[ m\
萧:这里面最核心的分歧是越方在早期谈判中要求以格林威治东经108°03′13″线为界。他们认为在“1887年6月26日中法界约已经解决了全部陆地边界和北部湾的边界问题,北部湾的边界线即界约第二条载明的格林威治东经108°03′13″线。<br>
mH'`%M6UM
<br>#u*uE'q1q@[1JZ
d
但是中方在谈判中表明:“1887年中法界约只涉及到陆地边界问题,108°03′13″线只是岛屿归属线,因此在北部湾从未有过两国的边界线,对于湾内的边界线双方应该协商划定。之后双方同意充分考虑北部湾有关情况并参照国际实践,通过谈判划分北部湾,以取得公平的划界结果。<br>
{1Hi6dt[i0Q
<br>
)w:k_2u#~
记:厦门大学李金明老师发表文章指出,如果以东经108°03′13″线为界,那么越南将占有北部湾海域的大部分。这条线离中国海南岛最近点只有30多海里,而离相应的越南海岸却有130多海里。是这样的吗?<br>H z,CxZ^K
wr{%i
<br>
ZDf&I2T%X
萧:是的。<br>
%u0H#ZhKXP4Y
<br>
_+NK[^;I_wk
记:那么按照现在的划界情况来看,各方所得到的面积是怎样的?<br>
-I5a"_3`u!\q5S2H
GA'`
<br>,n'C+j p:LPZ8Yc
萧:根据最后的划界结果,中越在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分界线共由21个坐标点相续连接而成,北自中越界河北仑河的入海口,南至北部湾的南口,全长约500公里。双方所得海域的面积大体相当。实现了双方均满意的公平划界结果。<br>
~z'|2E*S,\-d _
<br>@*e3R*kncl B
划分共同渔区利于资源再生<br>'Qi,xGI.l
<br>+m6sfT?^"]%f6~
记:共同渔区的划分有什么意义?<br>
E@,k#wh3{3a
<br>
Qy6I-K._|#a6S
萧:这是北部湾划分的核心问题之一。北部湾划界最直接关系的就是渔业资源的分配利用和中国沿湾几十万渔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谈判伊始,中方就明确提出,北部湾划界的同时必须妥善解决渔业的安排问题,要求划界协定必须与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签署、同时生效。<br>cW-l e"?)|b Bq"j+u
<br>#SB*p*{Pk(M4?
越方主管部门也对此给予了充分理解,经过多年的谈判和努力,2000年12月25日双方北部湾划界协定的同时签订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之后又经过3年谈判,今年4月29日,中越双方在北京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的补充议定书。根据渔业协定,划定了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跨界共同渔区,两国渔船都可以进入,时限为15年,此外在共同渔区以北又划出为期4年的跨界过渡性安排水域。允许两国渔船进入作业。<br>
r};JCRk
<br>
9diG)K'A"A:T%e
W
做出上述安排是为我国渔业产业的调整、渔民的转产转业争取较宽裕的时间。北部湾渔业资源虽然丰富,但多年来的大量捕捞已对资源再生产生影响。协定的签署,有利于湾内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r>ic!M$rSj}^+CpZ
<br>
L7zHX-B3i B
划界不是渔民弃船上岸的原因<br>j(R8L#~!k3n0c
<br>Hu(?8^#@(O{*S
记:有很多报道称,在北部湾划界后,北部湾15万渔民因此弃船上岸,改变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br>
;euW~-{9N1L
<br>
-@qn
TO
萧:我国在北部湾沿湾地区大约有70万—80万渔民,划界前就有很多渔民因为生计问题,弃船上岸转行。此外,出于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保护。我们也必须对渔民的捕捞和渔船数量进行限制。因此划界并不是直接影响渔民弃船上岸的原因。<br>e*|/^2?8`&H9~y+J
<br>
-C,V1p7Nx_^"So
这里面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安排是向新海洋法制度的一种逐步过渡,是在北部湾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做出的。据专家估计,北部湾的渔业可持续利用量约为60万吨/年,但近年来,双方渔民在北部湾的捕获能力已经超过100万吨/年,远远超出了湾内渔业资源的承受力。长此下去将导致渔业的资源萎缩甚至枯竭。按照协定做出的安排,有利于理顺双方的渔业关系,有助于建立两国渔民在北部湾良好的作业秩序,最终有助于湾内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湾内生态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长远的渔业利益。<br>
7~qiR,Bi}"f
<br>E q:PkVJ
记:您刚才说到双方渔民在北部湾的捕获能力已经超过100万吨/年,这里面,中方和越方的比例您能够提供一下吗?现在上岸渔民的生活怎样?<br>&tS5mq8q'`.H6I
<br>z9B`*B-N!SyI"|
萧:具体的比例我目前不掌握,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占了大多数。对于上岸渔民,农业部已经出台了针对他们的再扶持政策。<br>i"J7w;V{n
I"As
<br>
0O.xo&qlN,?
记:我在一份材料里面看到,新划分的共同渔区,在越方一面的渔业资源要比较丰富。是这样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