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泛皮草主义:从"富级"到"负极"的标识泛滥

野23 2005-4-11 13:31

泛皮草主义:从"富级"到"负极"的标识泛滥

皮草,皮草,还是皮草!从各大颁奖典礼上的红地毯到大街小巷、office写字楼,毛茸茸的皮草充斥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在冬季原本就脆弱的感官神经。如果说前两年不期而遇的皮草让我们激动、震撼的话,那么今年漫天飞舞的皮草在带给我们一阵眼花缭乱的错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麻木和无奈。大家一窝蜂似地买、又一窝蜂似地穿:买的是曾经“富级”的皮草款式,穿的却是视觉疲劳和心灵空虚。<br>)]8P$?I;WI6G
<br>
&T9HwxN*L w[   【泛皮草主义】<br>
'K(X)@Ae2?0GV9Q <br>
x'g+m0n0@-q8N   虽然如今的皮草在动物保护主义的大旗下,很多已经改走“人造”、“仿造”、“人工饲养”的路线,不过一直以来“皮草代表着奢华高尚”的概念却深入人心。从张爱玲到玛丽莲·梦露,哪个色艺两全的女子不是与“五花马、千金裘”相伴?从卡尔·拉格菲尔德到约翰·加利亚诺,哪个顶级服装设计师不对皮草情有独钟?或许正因为如此,今年的皮草风潮才会如此势不可挡。<br>
9m|2u/PjSV{ <br>
C(|lb{:Un/f(m1B&YV   然而,当满大街的女子心满意足地穿上“茸”装时,是否有人想过,皮草是什么?是衣着的原料,是时髦的衣裳,是流行要素,还是今季时尚最艳丽的符号……不管怎么说,今年冬季的皮草已经从一种生活品质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是对时尚的简单复制和制造泛滥,也因而成为从“富级”到“负极”的正被滥用着的时尚符号。<br>-GZjP6`,}
<br>
w5|^_,s y   “皮草”镜头回放<br>G ]P'V _
<br>s.s-bi9{b:t
  重复着同一时尚的“时尚”<br>@se$tfOvb rm
<br>
xD!im3[a,x   镜头一:2004CCTV-MTV盛典泛皮草主义始现端倪。赵薇披着粉色皮毛披肩捧走了最具风格卓越表现女艺人奖,但显然她的卓越在她的衣着上毫无建树;阿娇的小皮草坎肩LOOK虽然被“赞”很像小公主,但显然不太符合她的青春气质。一向宣称最怕和别的明星“撞衫”的张柏芝也开始不忌讳走“大众路线”,大大方方地将皮毛“驮”在肩上……<br>e(t mE7`rf xU8P2yz
<br>
te.q3mv6QQ"v   镜头二:2004莱卡风尚大典这个颁奖大典紧随MTV盛典举行。只不过几天功夫,明星们将皮草主义进行得越发彻底。或许是上海的深秋的确冷风袭人,当晚皮草披肩加长裙的搭配居然成为大众扮相;更“娇弱”如李玫者,甚至不顾一切地把自己裹在厚厚的、粉粉的皮毛外套里,尽管一旁与她十指缠绕的新男友正为她提供温暖怀抱。<br>
-lu c}f_ <br>*{5i6x)@B wCM2i
  这一切在宣布风尚女演员奖获奖人时达到**。当范冰冰、李冰冰这两个具有极相似名字的女明星裹着千篇一律的皮毛披肩、身穿款式相近的晚妆礼服一同登上领奖台时,不知她们心里是否有些愧对“风尚演员”的奖杯?<br>w.Xth t]:BBe
<br> I J)YF:\&w
  “皮草”生活扫描<br>
W ~^c3u <br>u(t}0\[N&[&@
  泛皮草主义弥漫生活<br>
7mci7`(`%PQ[-z7Sm g <br>
q#{SP'D"v   时尚被庸俗滥用皮草的泛滥,似乎在向我们敲响警钟:给仅存的一些高尚一条生路吧。皮草“堕入”平民化,不少人拍手称道:皮草正走向大众,说明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审美都提高了。然而,有没有人思考,皮草的高贵是否真的适合大众化的普及呢?<br>{ ]N.F9^H
<br>
-hT X X1|1i$@   我们虽然不赞成奢侈作风,但仍然强调单纯的高尚。然而曾几何时,这种单纯只停留在我们的回忆里。关于时尚,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议论、炒作、没完没了的琢磨,使得时尚愈来愈缺乏真正的创意空间。<br>
qDY DTd <br>
u|a\BQ   时尚被滥用着:“时尚”的人们会恰当地使用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的台词;“时尚”的人们喜欢在冬天穿头很尖的皮靴和短裙;“时尚”的人们彩屏手机里养着一只一天要喂三次的宠物,**的铃声一定是自己录的,并时不时用手机拍照……<br>DB2T(^*TKf#a+C+F
<br>
,G$vQ)WM#b9v5B   采访对象:蔡旭【会计事务所职员】<br>
4y"]V7o5\] <br>
fqd|+q+@   时尚已经泛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缝隙。连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知道夏奈尔是谁,甚至还能分得出设计师品牌之间的差异。现在我们面临的境地就是:时尚被时尚自己埋葬,而庸俗正成为庸俗者的通行证。<br>8lwH I-DKk N`5f
<br>
l z|:N|   在office,几乎天天可以听见有关于“时尚”的讨论。比如在哪里看了一场在仓库里举行的时装发布会;比如又在哪里发现一个设计别致的酒吧。他们在报刊、网络上搜寻这些时尚资讯,然后一窝蜂地去体验,仿佛不去体验,就要落伍一样。<br>Jm%{7~'qRu
<br>7^+nF:Uta
  时尚不应该这么被滥用。虽然现在很多人仍然以追求新鲜、流行为时尚的风向标,但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意识到时尚的真正含义。时尚本应是积极的、健康的,不应被扭曲,因为个性有更正确的含义,张扬青春的活力,追求经典的回忆,不甘居于旁人之下的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这才是引领潮流的时尚。<br>
Oo?.Y.g4G%h <br>n"yjMI ?/| [)o
  所以,我觉得时尚不是用来追逐的。如果你人云亦云地盲目追上去,还没碰上时尚的脚后跟,恐怕就会累得很惨,这样肯定与时尚无缘。时尚是用来自己创造的,创意即时尚,我相信后者。<br>
@1ki1m @sS <br>
_n?~S(Ul   个性被流行滥用泛皮草主义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个性被流行所淹没。<br>
)~L S:^LV:~2Y <br>!wD \,zm%d;cf9M
  这点,早已不仅仅体现在皮草的泛滥上了。虽然不断有人高举“个性时代到来”的旗帜,然而事实却总不尽如人意———在强调歌星张扬的时代里,人们对于个性的理解却并不完全。<br>
.H|!cK6q` <br>-Mz%]TYdRz#wz5M
  采访对象:黄家骏【某大学大四学生】说到喜欢张扬个性,非我们这些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莫属。我们基本上都是主张个性张扬的时尚追求者,从各个方向争先恐后地涌向时尚的彼岸,力求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体会那种鹤立鸡群的滋味,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现在我临近毕业,即将踏入社会,发现我们理解的所谓个性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就拿我们毕业生向工作单位投放简历来说,很多人的简历极其漂亮,弹眼落睛,以为这样就可以引起招聘公司的重视,却忽视了简历的真正个性是体现在如何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上的。结果,投到公司的简历五花八门,一点都起不到“张扬个性”的作用。<br>
yYL+]~ s jR-O <br>
!\+Q1]AWM   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如此,不清楚个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而盲目强调流行和个性。本来,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很多事我们不得不随众,但有些事情却应该坚持自我主张。记得以前看《甲方乙方》中那个闲极无聊、渴望“贫困”的大款牛气十足地说:“我大鱼大肉都吃得恶心了。”时尚有时就是这样。“大鱼大肉”谁不喜欢?然而吃多了也会发腻。追得上流行未必就真的个性张扬了。人的个性是来自心灵的,如果放弃对内在的修养,而过分追求外在的装扮,能有什么张扬的个性呢?有个性的人们会巧妙地在生活的角落点缀个性,即使个性不是他的,只要独特,便为个性。<br>#g"^-U*gA#|H
<br>-V4hB4rf8rCr?
  泛皮草主义遭遇“疲劳综合症”泛皮草主义盛行带来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疲劳综合症”,审美疲劳、心理疲劳、创意疲劳……在泛皮草主义盛行的年代,女人开始疲于应付流行:今天穿什么?本季流行什么?高筒靴应该搭配什么裤子?女人们不知对此是否厌倦。更“疲劳”的当然是男同胞们,当满大街的mm都将自己装扮成毛茸茸的“雪球”,恐怕再喜欢可爱LOOK的男子都会望而却步。<br>
+[c F Jg <br>
S4|dP ?.e5t8a   更近一层的疲劳来源于对生活的疲劳。当任何可能成为流行元素的元素被无限放大,当这些流行充斥生活,你是否失去了对生活由衷的期盼和激动,是否感到发自心灵上的空虚和无助呢?<br>
+W&E-t'OXo)W+T2_ Dg#B <br>
l0[(z8vz2nA/Ns   采访对象:Bonnie【机械制造公司人事主管】<br>Q;X+d{+NS
<br>
gL:P1A'EgQ(_   又到年关,每天在OFFICE里见面交谈的内容总是这么几个:哪里打折、哪里旅游,哪里“派对”,说起来犹如例行公事。难怪乎美国人也拍出电影来“逃离圣诞”。审美疲劳的原因是,作为主角的我们失去了创意的能力。创意,原本应该是无所不在的。说实话,我还真怀念以前上学的日子,虽然没钱,但却可以很创意地生活,可以很有创意地吃东西,很有创意地变着法子追求心仪的MM,很有创意地和同学过节日。再来看看现在的生活,或许是因为现在关于流行的东西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生活已经被无数商人包装得大同小异了。吃着麦当劳的汉堡,喝着星巴克的咖啡,用着宜家的家具,穿伊势丹买的衣服,去新天地泡吧,去欧洲旅游,大同小异,毫无感觉。<br>
%Yrfk&xd9s <br>G4zC oTX+[M
  我们的生活似乎就被框在这些看似不断变化的框架内,我们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泡吧,哪个地方有新的酒吧开张,我们马上去凑热闹;我们每一季穿不同潮流的衣服;我们可能去不同的国家旅游,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我们仍旧随着时下泛滥的时尚摇摆。对于“审美疲劳的生活”,我们有些时候也无法忍受。也许,这时候,我们真的应该逃离现实的生活,使一点点坏,哪怕只是那么一小会儿。当无聊的生活限制了我们行动的自由时,就算“柏拉图”一下也好。 <br>
9hS}*h,m"RKEW `rx <br><br>$N_Ip/Y r4q
<img src="images/smilies/em11.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images/smilies/em11.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images/smilies/em11.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images/smilies/em11.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想想那些血淋淋的动物们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泛皮草主义:从"富级"到"负极"的标识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