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的猪 2005-5-17 08:55
[转帖]《中国最珍贵!也是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一)
公元1899年10月,一个42岁的法国人,此人名叫方苏雅,带着7部相机和大量玻璃干片(1885年才问世)、历时11个月后终于抵达了当时的云南府城--昆明,开始了他对这个城市巨细无遗的注视。在此后的将近5年时间里,他阅尽了这里的山川湖泊、城镇乡村、街道建筑、寺庙道观,也包括上至总督巡抚下至贩夫走卒、乞丐犯人的各色人等,以及发生在这里重大或日常的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将目光所及的一切尽量地凝固在了他拍下的照片里。他当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照片百年后将成为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在他于1904年面对“变得如此熟悉”的景象无限伤感地说“永别了,云南府”时,可能也不会料到,这些照片有一天会被一个中国青年万里迢迢地带回故土。但他很快就会发现,在他进入中国生活长达10年之后,中国也将进入他整个的后半生,使他永不能忘怀。<br>
"j fVby
<br>9w B-dZ,ktIa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PM"B)L4|:H/y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5/05/17/084742.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Xvee@%[3k7O`
<br>~ f+A#i
u
方苏雅其人<br>vF+e#m4\ k3t
奥古斯特·费朗索瓦(Auguste Francois)(1857-1935),中文名字方苏雅。1857年8月生于法国洛林地区一个殷实的呢绒商人家庭。15岁沦为孤儿。从军参与政变失败后,改学法律。1880年被省长比胡收为义子进入法国内务部、外交部。 1893年任法国外交部长私人秘书。 1895年12月起任法国驻龙州(今广西龙州)领事。 1899年12月起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 1900年3月兼任法国驻云南蒙自领事。 1903年9月兼任法国驻云南省代表。 1904年任满回国,同埃莲娜·马尔芒女士结婚后隐居乡间,并修建了一座名为“小中国”的庭院。 1935年7月4月病逝。 作为一个殖民外交家,方苏雅是法国殖民外交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他所到之处与中国地方高级官吏交往很深,尤与广西提督、抗法将领苏元春交往甚密,结为兄弟,“方苏雅”这一中国名字也因此而取。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1903年昆明教案中方共雅轻易得到了清军的护卫,从家撤离。这从一个局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的主要特征。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全国形成**。方苏雅以自卫为名,携四十余驮军械至昆明,被南关厘金局扣压。方苏雅亲率数十人以武力威胁将枪弹抢回。昆明民众义慎填膺,包围领事府,捣毁了部分天主教堂。昆明群众的反帝斗争因清布政使治课带兵镇而告失败。方苏雅和32名法国人在云贵总督丁振铎的保护下全数撤低北部湾。1903年,昆明教案终以允许英法合办公司开发矿产、向法方赔款白银十二万两告终。 1904年滇越铁路破土动工,1910年建成的滇越铁路全长850公里,其中在云南466公里。在一份法国ZF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滇越铁路不仅可扩张商务,而关系殖民政策尤深,宜控制铁路修建权,以获大量的矿产资源。”方苏雅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到云南。滇越铁路修建期间,大约有6万中国工人死在工地上。<br>N+`c#n6N$u'E
<br>
4f|9fJiR
<br>
9w1[#}&FKZ
昆明古城风貌<br>nc ]6G9Zm,Ykn
Ancient Kunming City? 1899年<br>
\x:c^2X/h|8S
百年前熙攘的一条路(1899年):<br>
(iDk.pA
A road hustling and bustling a century old ago<br>图中的白塔(现已毁)位于云南府城东2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右的建筑是古真武祠,为旧“汉营”,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屯军之所,唐代建拓东城,因此祠内有诸葛亮石刻像。从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时主要街道的路况和两旁的集市贸易情景,是极有代表性的老昆明风情图。方苏雅选择塔洞内有人、路中有牛车的时机拍照,是为了留下尺寸上的参照。这也是他惯常的做法之一。<br>
6X-k{I#S'aL h
<br>
5XTN{d O
O+w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xOo-pWu*pSqJN+F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5/05/17/08490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J*m
a^iB2Pc t
<br>.w6T'eh$@O}p
昆明北城门(1899年):<br>'HP]2x ?[+u
The north city wall of Kunming<br>城建于明代,城上之楼叫望京楼,京就是指帝都北京。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城楼(包括内城门)虽然朝北,城郭的门却朝东,代表的是龟掉(摆)尾之形。此外,当时的北门外一片荒野,是昆明的坟堆集中地,因此按照堪舆家的设计不仅将城墙造得格外坚实以抵挡鬼气,还在城楼上塑有道教神像驱凶避邪。<br>RB_h`7p4`
<br>*mwE}'o"{&?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pm n {Y+R2H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5/05/17/08501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g8HK.EK&iY
<br>hy_P
aDCH
k
盘龙江畔的昆明城墙(1899年):<br>\]p*RxMS?
The city wall on the bank of the Panlong River<br>远处的金马山影表明这是昆明小东门一带的城墙,这里地势较低且紧依盘龙江--历史上多次肆虐沿岸的一条河,也是昆明最重要的水道。据老昆明回忆,它涨水时“坐在城墙上就能洗脚”。于是治理它就成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要课目。受它的影响,古昆明城池的形状建得并不方正,东边略偏。<br>
'{+Na3t#i
^9A a.{)q+U
<br>kk%\j0^2`~
<br>mUu!{H8f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