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仃 2005-5-29 15:52
[转帖]解放前《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的几个社论
以下为中国GCD党报《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在解放前向**ZF统治发起的一次次有力的进攻:<br>
(oa|/K2~#TLKD
<br>6wV:U)@A
[1M#R9J![/z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br>
$Rd\H$q0Y2w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br>
1ci-E/Z/F!Q$yF
<br>nW
Y,k8fZ$w5ld'gG4r
GCD要夺取政权,要建立GCD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GCD反对**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GCD的"一党专政"。<br>(b?K5c#yA YP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br>'V1ECUD5}#F|
<br>!W{+c4HQ4N)z1Z
是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br>k;`yo}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br>
{+RF1U}Q
<br>
P1k
]d!Go6yc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br>
u7\%B(y eF2]i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br>
M@*OW0l
<br>+h}L.W%X
@:_7]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br>-M.a#Z}D)[Mw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br> k*C$V9|E[)j.P/i
<br>
qH"c+Et;Ny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br>5PS(yYA(_
zv$r(P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br>
8Hhow+t
<br>
udD)~.m-t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ZF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答中外记者团)<br>
vl'c1oT6n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br>
3Qv)o.y;c*m
<br>
De8r;NI2ns;E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br>
]Aj+`W1?N|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br>qOUN`%g9RS
<br>tyg I0ag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ZF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ZF并未遵守。ZF天天要人民守法,而ZF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ZF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ZF示人民以大信。<br>
9V;RCA[pU6x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br>
N8Y)DNSM
<br>
S!_EJC(z.f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br>&@N TO3U5| g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br>0q
H
hx#az
<br>
I{ d4aI[g_,p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br>\gzLH#` Nk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br>5y
z5c*L,FT6m6p3y
<br>[;p2K9l)yZU|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br>
hqG'|G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br>eO&X8p'b:[ tg
<br>
?:w;` J1w0VH2x~"_H/i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br>u,k8i#a4[U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br>
(s4S1Yg#QP
<br>
3h z5oR,f1p^!S+t4O:y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br>
kE:u[W^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br>
#fg9t2]
O8i!ri C
<br>-}ArW
ORi
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br>
b3JX3[;C-O
---《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br>r:R5\go
u9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