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仃 2005-8-21 03:35
[转帖]中国社会最丑陋、最黑暗、最荒谬的一幕
很多年前就知道中国的记者是“妓者”的传言,就象税官是“睡官”一样。几年来参加和组织过一些活动,总是要有一些红包给记者,300、500,800、1000,记者一来就把红包送上;然后记者晃一下就匆匆走掉,去赶下一个场子。据知道行情的朋友说,有时候一个记者一天能赶3个这样的场子。跟那些给企业和产品写软文的、写有偿新闻的比,这些还是小角色。<br>
c1X4J2eiX.i#}
最近,矿难问题是中国最重要的新闻,对这些比较关注,也悲愤地写过一些疾呼的文字,也看到了一些对矿难的原因和黑幕的揭露文字,看到了中国新闻界的水准和良知。但是,刚刚看到的一个消息,却让我极度震惊,联想到广东兴宁矿难矿主曾云高扬言出3个亿摆平事情的传言,媒体和现实的极度黑暗就这样让人惊心动魄。<br>
lr)^y{N)t-_jx
下面这条消息的题目是“河南汝州煤矿事故调查:真假记者大发矿难财”,消息来源是《河南商报》,如下:<br>
6x
H2[;h~Z(T$F;cU
知情者向本报透露,引发包括自称本报记者在内的众多“媒体记者”前往汝州“领工资”源于一场矿难。7月31日,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正在井下作业的多名工人得以逃生,但还是有人员伤亡。<br>
cM I2e#z8U
Nu
事故发生后,矿主不见了踪影,此事被当地隐瞒。8月13日,汝州市寄料镇发生矿难的消息被知情人透露给省内多家媒体,而后这一信息又通过手机短信广泛传播开来。此间接到手机信息的媒体记者称传告消息者为“奔走相告委员会”。<br>.L^6p?N$q;~2_6}%{
知情者称,接到这一矿难信息者多达500多人。<br>X4Kz2p p1i1W
8月14日下午,得知这一信息的“记者”陆续来到汝州市。汝州市各大宾馆、饭店、小旅社都住满了闻讯而来的“领工资”人群。当地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事后对来此采访的记者称,宾馆就盼着市里的煤矿出点事,问及原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笑称,煤矿一出事故,大批的“记者”就要来,来了就要登记住宿,这对平时客源少、生意不好的宾馆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br>5j)kp,t5qm
8月15日,本报记者来到当地新闻主管部门,接着在汝州大厦宾馆208房间,记者正好遇上三位自称省内“三农杂志”的记者同行,他们在这里正与汝州市寄料镇ZF企业委的杨主任和镇工业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进行着讨价还价。杨主任让刚来的记者先等一下,接着他们继续开始讨价还价。下面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br>w^\fT
杨主任:你们既然来了,我们也不好说啥,但是钱真的让先来的人领走了。<br>\l5XTbh#ace
媒体:你们看着办,反正我们来一次也不容易,又开着车,就车这一项花费就不少。<br>
vYe ~6\d-L-B
杨主任:来的都是朋友,我们也不能说不欢迎,但要按规矩办事。<br>
2i.k}+cPQ4^
媒体:这我们都知道,也不是第一次来,你们也不是第一次出事。<br>L
ZhoZ
杨主任:既然知道就好,你们既然是“三农”的人,今天就来了十几个,你们自己说咋办?我刚才说了,既然来了也不能让你们空着手走,这样吧,每人100元。<br>
s)y `1~"h
媒体: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我们都这么大的年龄了,还有这么高的个子,朝这儿一站也不能只给100元。<br>
T:r-N
Hl8Zg+X6](RZq
杨主任:要不照顾你们一下,每人300元咋样?<br>In&mu+R L
媒体:不行。<br>.k!U_e:Q
当着本报记者的面这样搞价杨主任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他停下对话,转而对本报记者说,你们先去201房间吧,在那里稍等一会儿,我们这边谈好之后,咱们接着来。<br>
-f,e;l$Vj9{_:h
10分钟后,寄料镇工业办的工作人员让记者到208房去。杨主任说(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你们也来晚了,但是同上一拨人一样,也不会让你们白跑一次。记者签名后,领到了1000元钱(记者回到单位后将此款上缴)。杨主任称,来的人太多了,昨天我分次拿来了20万元,今天给你们发的是余下的钱。记者表示不相信一个上午会发去20万元,杨主任向记者详细地叙述了发生于8月14日集体发“工资”的现场。<br>aG1[8k9f*M%FUOe
杨主任称,发放“工资”时由于人太多,很多人站在汝州大厦的院子里,停车场停着60多辆挂着“新闻采访”的车辆,在二楼客房的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在此情况之下,只好临时租用了大厦二楼一个最大的会议室。杨主任称,一个大会议室被挤得满满的,为维护秩序,寄料镇企业办、工业办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手拿小棍,对那些不排队往前挤的人进行敲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