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渠道霸权”下被激怒的供货商们

野熊 2005-9-5 08:27

[转帖]渠道霸权”下被激怒的供货商们

渠道霸权”下被激怒的供货商们 <br>
/[k([ej(wW6l z3{(B <br>CJkK:D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05-9-1 07:12 <br> T:z/lO _ H6G/cyb
<br><br>
g)H-F"@ h+Q+M <br>u4Jug|&tHO3X/P
零售商和供货商的冲突越来越触目惊心,目前部分零售商的霸术有所收敛,但是还无法准确判断这种让步是他们的权宜之计,还是零售商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真知<br>
a&I;D4Clwy <br><br>{s,e4E&z-p F LC Id
<br>
$Vlf"`4r7z 从去年10月开始,林江(化名)就没了工作,他生活中唯一的内容就是追债。<br>-?6F y[X
<br><br>
{'H O8R__ _%o4Z <br>w tci*G%N
在广州家谊超市有限公司的1000多家供货商中,他的欠款并不算多,只有区区100多万。然而不幸的是,广州之前发生的普尔斯马特、广州家谊、福特玛、美之国花等一连串超市关门事件,他都有“货”参与,全部欠款加起来起码有200万~300万。林江说,他现在手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家谊的货款,如果拿不回来,他很可能倾家荡产,“如果真是这样,我连跳楼的想法都有。”<br>8v)^\_2C!CM[h0cA7c
<br><br>)s$uu X9|.TSj1H
<br> Uvg$X+`$k
自去年以来,全国初步统计的倒闭超市有150家,拖欠货款高达近百亿元,供应商欲哭无泪。虽然前两年,也有个别地区、个别超市因克扣费用一度被供货商群起攻之,但像近期如此集中、涉及范围如此之广、杀伤力如此之强、关门速度如此频繁却实属罕见。供货商一边心如刀割,一边提心吊胆担心成为骨牌效应的下一波受害者。<br>
2w\l#ZmE\O <br><br>p!kP#v m$U(T7M0I r9t
<br>
7g2b!}(F(j l6D2[ “超市个个都像地雷,我们不清楚它什么时候爆,只能一边做生意,一边烧香拜佛保佑超市别关门,可最终还是阻止不了它爆炸。家谊现在正走向破产悬崖,眼看着2亿多元资金要陪葬!”林江说。强横拖账<br>
q+i Z2nH+|X-{ <br><br>k]:cZZ'N
<br>,Kb4T:Li T| w
与林江同样濒临破产的供货商还有几十位,他们都曾经被长期拖欠货款。在他们眼中,这种拖延结算已经是家常便饭。渠道势力越大的超市结算期越长,家乐福、沃尔玛在合同中规定的就是90天。但家乐福在广州只有4家,沃尔玛至今还在门外徘徊,作为地方龙头老大的家谊超市却有25家网络,因此家谊与供货商一开始签订的合同中结算期就是3个月,而一般供货商与超市的账期只有45天。如果再加上供货商与超市对账、开票,一来二去,最长的结算时间可达到105天。<br>0xIi4~4h+T5ty$?1a
<br><br>H]8auw9_
<br>){ CLbExL'k
“管理规范的超市,虽然拖货款,但还能拿到钱。一些问题超市半年都拿不到钱。我一个朋友去年3月在一家TW超市的货款,现在还没拿完。另一个还有几万元货款,几次出差要账的费用都几乎追平货款,最后干脆不要,彻底退场了。”林江说,这些超市不仅拖期,内部管理也很混乱。结算日,办公人员有时不在办公室,有时电话找不到人,即便找到人也以各种理由推脱,明明赖账,供货商却敢怒不敢言。林江自己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后来经高人点拨,给经手人“进了贡”,才顺利拿到货款。<br>
z_%xqb8U <br><br>{f sz%I`
<br>SUT;Q(iI n.f#e
林江说,零售商这种没有信誉、不守商业规则的做法给供货商带来了灭顶之灾。当初手拿现金一手交钱一手进货的众多零售小店摇身一变,店铺越开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供货商当初的**追捧也不得不变成无奈的就范,否则前期套牢的真金白银就会石沉大海,犹如套牢的股民进退两难。<br>
"Y$B.i,I _l H v)a <br><br>l'f:[f"_|{ y
<br>$Vs@mr3r6_G?:Pq
据说,家谊超市去年初持续拖账,不明就里的供货商担心旧账难结仍然继续供货,随后他们收到了家谊开出的几千万银行期票,但去年10月去银行兑现时却发现,期票变成了白条。<br>
a:C0x7u:joBn2R <br><br>"yZ Y,j3vo3e M%Fy8r
<br>.F$CYi8k"Q
身为食品销售经理的邱明(化名)手里也有一把白条。邱明说,虽然公司的产品在国内赫赫有名,每年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轰炸声势浩大,但现在也成了惊弓之鸟。以往一个月看一次账表的他,有了家谊的教训,现在每星期核实两次账表。稍有风吹草动就催收货款,减少在零售商手中的延期货款,逾期没有结算的卖场缩小供货或赶快断货,“有时候连睡觉都会惊醒。”通道文化<br>.G&ZDb&d:z*q
<br><br>G)j&L/Ry#_5v
<br>
+~e poA B “所有的超市都学坏了,仰仗自己的实力和渠道优势,连沃尔玛也开始收苛捐杂税。”原本对沃尔玛进入广州扭乱局还抱有幻想,但现在邱明知道,眼下应该带领同事到超市大卖场周旋中秋节促销。逢年过节,店铺都要收过节费,邱明说,公司每年要交的杂费是销售额的15%~20%。如果品牌小,还要交更多。每次结算,超市都直接从货款中扣除,超市扣多扣少,基本不打招呼,账目有出入,没有解释理由。“许多超市要求我们签全国合同,这样全国的店都要交进场费。但有些超市开的都是经营不好的垃圾店,比如我们进的东北一个城市,当月结算后销售额竟然没有费用高,销售人员不仅一分钱拿不到,还要被超市的采购催着交一张几千元的支票,这简直是咄咄怪事。”<br>(x"O Y"[d/y qXj
<br><br>2@wF a/YH H
<br>
t7X o!l6I#y7iG e1A_$b “很长一段时间,业内都认为,收费的能力代表了超市的实力,即渠道方面的掌控能力,这种错误认识助长了零售商的气焰,使供货商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比如曾是广州供货商众矢之的的某台资零售商,每条码300元;端头费300元/半月;堆垛费500元/半月;DM费每种500元/次(每次14天);年节费500元/次(主要有端午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店庆费500元/次;年底返利2%以内;账期一般产品为月结15~30天(即到货60天);生鲜产品一般为到货15天结,补损一般在5%以内;知名品牌及特殊产品(盐、烟)为现金购买。<br>
Du XI*l#H0iAi3@ <br><br>_a-Z)o @no!zi&\
<br>邱明说,各家收费说法不一,他茶余饭后和同行曾就此做过一个统计,收费种类最多的是北京,高达200多项,广州的有62项。这当中最不堪忍受的是促销员管理费。广东一家欧洲超市收费在800~1000元左右,深圳某超市约为200元。“厂家要负责促销员的押金、超市统一工装、工资,但不负责促销员工作时间,这通常由超市安排,但现实中厂家的促销人员经常超过法定工作时间。”邱明说,该公司一名女促销员由于工作过晚,回家途中被人强暴,他们又要给抚慰金,又要安抚其他促销人员安心工作,“心里很不是滋味。”<br>
'd*C-H0`kQZ^F/eij <br><br>
v)hZ}2[%y <br>#`/aFH },g4OX?
“现在,超市开新店基本不用投钱,开店费、促销广告费等,每个供货商最少给5000元,1000个供货商就是500万,1万平方米的超市最少有2~3万个新品,加加算算,开店的钱就出来了。开店有钱收,关店没钱退,于是有的超市资金流出现短路,就开一家新店,过几个月关掉,换个地方再开,以此圈钱。”邱明认为,这种近似抢钱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将风险转嫁给无数个供货商。一家超市倒闭,伴随的是千百人的眼泪和呐喊。以中国供货商现有的实力,尚不具备与零售商叫板的条件,但这并不表示,供货商没有作为。物极必反<br>/@:M4_+oJE
<br><br>
0RmQ2o&Zb#HCJ&R <br>A X,g:@"d?2mq
去年10月,百余名供货商围堵诺玛特华南区总部,几乎将办公室的玻璃门冲破。家谊关门后,几百家供货商聚集在国有股东广州友谊的门口集体抗议,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极端行为。今年8月,山西大同田森超市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被120多户讨债的供货商囚禁,GA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束手无策。<br>s-{w"oQz,r)^x8TO
<br><br>
5h3H6f Mok$hQ)hS <br>HD3^qK0K
“家谊事件发生后,供货商草木皆兵,任何不轨行动,都可能为超市引来一场‘杀身之祸’。前不久,一些网上在召集广东某台资超市供货商,计划集体追讨拖欠货款。如果供货商一哄而上,这家大超市很可能就此倒下,这也是目前令广东众超市坐立不安的理由。”家谊超市一位姓高的供货商透露,据他上海的同事反映,这家台资超市不久前停止了上海货款支付。估计调拨资金已到广东,目前广东供货商的结算行为比较准时。同时,这家超市开始重视召回大品牌,喜之郎等撤场品牌开始回流。<br>w|0Kt3W5\
<br><br>
8f]7tU_i_ <br>,jwK h5^'oSt!mj
“家乐福之前的通道费用是超市直接强加给供货商,无论同意与否。但现在,他们愿意与供货商坐下来谈判,可以谈到条件满意后进场。另外,一些国内外大卖场不再强制供货商签定全国合同,同意分拆进行。”这位高姓供货商表示,总的来看,现在零售商的行动在迎合市场,这或许与之前一连串倒闭事件对供货商造成的反弹有关。<br>1tMkZ"@Xi1u
<br><br>*Y }BL2Q2m?H C
<br>%H Q4{u"T_\
目前还无法准确判断这种让步是零售商为求自保暂时的权宜之计,还是经历一连串触目惊心的事件让零售商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真知。<br> M9M#v1E8R*i)BJ5x
<br><br>9H!@i2u Dlu?:_d
<br>(本报记者梁冰发自广州)<br>q S4o8b)Tg8V
<br>|!e_&PQ_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渠道霸权”下被激怒的供货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