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 2004-8-18 22:52
[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b>八个拍好数码相片的笨办法</b> <br>
3eZ3tQt(X S"y
出处:数码沙龙 作者: 日期:2004-8-16 <br>;@7nu,h$w];|
<br>
9N_!TBJ
Mf#u;x(@;S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br>
GMr4`DEMaQ
<br>(q;xQ,cA:{%N(f u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br>FCxx]*w;{ M
<br>,l ^jh$_6X
i8^
<br>2^4F
qa;[/M
1.多拍精选 <br>HApp7g8m;S
<br>t;l#ml/}
R:yp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br>
~)S1I]A
<br>2m[
O\7c
数码摄影则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 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候鸟 2004-8-18 22:52
回复:[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2.不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操作<br>#C^]$~$r+\ydm&{
<br>
+R3`p9Ph"`2^+M
??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操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我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问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使主题模糊。<br>&v
owOu8?\
\@-{
<br>
sg9hX nX+P5Mm0F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年前我去花市拍花卉,因为跳舞兰很小就凑得很近,但怎么拍都不够清晰,甚至出现失焦现象,后来才悟出是因为没有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来。 <br>8mQ `[V%B4N
候鸟 2004-8-18 22:53
回复:[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3.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br>
/BD[*N#T7G"\)`^ V
<br>~O:w!nf/F*[E4XS
??对于新手和老年影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那怎么办呢?我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相机或手找个依靠;另一个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法就是利用延时功能。 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只好用10秒延时。 <br>
z-}9{-xrhW g
<br>1_|F&? xp+E3f1};i
??说到角架,我的教训是一定要买个好点的。为了不舍得在这方面多花钱,我先后买过两个较便宜的脚架,结果第一个脚管太单薄,一碰就颤,还容易回缩;另一个则是用久了就水平转动不灵活。没办法只好又去买了第三个,最后花的钱加起来足够买一个顶级名牌的还有余,真是可笑。<br><br>(U-?0Om6p9qhw/b
<br><br>
)p-\ Bd1H&y
候鸟 2004-8-18 22:54
回复:[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4.不用和与用闪光灯 <br>1y)CiI
gs~
<br>6j9l?4opsM
以内置闪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定主题时使用,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会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而令我和他都懊恼不已。 <br>
^#`Iu `^B
??所以我自承无能,从光学摄影时代起就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现在用上了400万像素级的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了。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只不过是把闪光灯的使用放到了第二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光手段就是了。譬如说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阴影下拍摄人物时,用闪光灯就能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有时甚至还缺它不可。在室内摄影如果光源来向太单一,造成光影畸亮畸暗时,也需要用闪光灯来补光。这一类的用处还是不少的。 <br>
lX+n0iq2wD;w
??当然,我非摄影大师,更非使用闪光灯高手,在这方面也可能矫枉过了正,如有不妥之处,请影友不吝指教。 <br>sn)J!~.lr%K4o L(q
候鸟 2004-8-18 22:54
回复:[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5.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br>}1UTU9oO
<br>
lj!fn+w2og6n2~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相机有连拍功能的影友不妨用这个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br>
3|{~!XvHH
<br>)iQz0Z3p~
6.给相片注入一点美学因素<br>
4j
v/qv3rn Sp3K
<br>
uU]bTp&va)D
两张相片拍得同样清楚,但有的作品令人感觉很美,有的却平淡无奇,这是为什么?美学修养和技巧应用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就好像画画,有的人画得一丝不苟,却匠气十足,意境全无,只能称之为行画而入不得庙堂。有人随手浑洒,却灵气飞动,令人注目难移,击节叹赏。所以功夫不仅在镜内,也在镜外,摄影爱好者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br>
)`/sv2d#Z:v Al
要拍出好相片,首先要构图好 <br>
uBb3jx5Xx?:W
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用不着我这样的眼高手低者哓舌了。我只想着重补充一点,那就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这对摄影一样有用。 <br>)dr0Zn/d l
对于构图,有的朋友喜欢将相片拍得对称性很强。对于我,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我宁可偏移一点角度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br>
'jk Od#v a}2X
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 <br>
B3fUO+q7D`
??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但我觉得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更重要的因素。 <br>
)aD[]!CI,r4R
C0e5L
以上这些观点本来应当用些具体的图像来予以论证,才不至于像论禅那样抽象,但因占用篇幅已经太多,只好留待以后再来交流了。 <br>&Ac0|weFlTXC'P
<br>
;Z|v/^m#m KD Pq)~
候鸟 2004-8-18 22:55
回复:[推荐--转帖]拍好数码相片的简单办法
7.善用摄影处理技术 <br>
0]d%_9V_1V?|#Y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