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熊 2006-2-15 13:50
一只面包引发的血案》在美国 ZT
一只面包引发的血案》在美国 ZT<br>kwj4e
}8a\
W@U
<br>i"oq*{+d0x[/S'\O
~
著名导演陈凯歌斥资数亿所拍的巨片《无极》,在国内口碑不佳,网友胡戈据此恶搞的短片《一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红遍网络,观者无不叫好。日前传出消息,陈凯歌要告胡戈,还掷地一声“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看来要把官司进行到底。中国此前还没有过此类案件,因此网上议论猜测纷纷,不知二哥相争,到底会是陈大导演一奏凯歌,还是胡小帅哥挥戈得胜。不过这样的恶搞事件,在美国可就数不胜数了。美国人不吃馒头,他们喜欢吃面包,咱们就来说说一只面包如果在美国引发了血案,会怎么收场。<br>
~/yrL$m-m
<br>
y"I+j$?\0~.s#b Y
说起美国的恶搞艺人,首推当然是“怪才阿尔”杨哥维奇(Werid Al Yankovic)。这位杨哥既然名字里也有个“哥”,自然也是个喜欢乱折腾的主儿。他的拿手好戏就是乱改别人的流行金曲的歌词,然后用原来的曲子、或者近于原曲来重新演唱,以达到搞笑的效果。<br>:l H7_ H3y lXo
<br>Ml2y+Y @)bY3C
比如他把迈克尔·杰克逊的《坏》里的词“因为我坏,我坏,真的很坏”,改成“因为我胖,我胖,真的很胖”,《打败它》里的“不管对或错,定要打败它,打败它!”改成“不管煮或炸,定要吃了它,吃了它!”由于英语里“坏(bad)”和“胖(fat)”、“打(beat)”和“吃(eat)”的发音都非常近,所以他总能把别人的歌改得面目全非但又能让你马上辨认出来,于是不管原来的歌曲是激昂、是幽怨、是严肃、是抒情,到了他的口中,就都只有一个效果:搞笑。遭过杨哥毒手的歌坛巨星不计其数,除了迈克尔·杰克逊外,还有鲍勃·迪伦、滚石乐队、皇后乐队(Queen)、AC/DC、REM、U2、涅盘乐队、REM、麦当娜等等等等。<br>Mo*@7vx(z/}T
|
<br>
G0X}hD!NXS
一举得罪了这么多巨星,杨哥还怎么在圈子里混呢?<br>
R/I/l z a
<br>
pW(}G
qJ,k:G
这个大家不用担心,那些巨星们非但没有去告他,反倒觉得自己的歌被他戏仿是种荣幸。涅盘乐队的灵魂、如今已成传说的科特·柯本曾发过最高指示,杨哥是个好同志(原话是,杨哥是美国流行音乐的天才),乐队的贝斯手甚至说,在听说杨哥戏仿了我们的歌后,我们都有种“终于成功了”的感觉。还有迈克尔·杰克逊,这位美国流行乐之王,听说杨哥要把戏仿他的《胖》拍成MTV,唯恐他戏仿得不象,还把自己当初拍《坏》的器具都借给了他。<br>(c9@J{B&\.l
<br>
5d%ch)b I3fB` |+q
杨哥也没辜负迈哥的信任,《胖》拍出来后得了1988年的格莱美的“最佳概念录像”奖。除此之外,他还得过一次格莱美“最佳喜剧专辑”奖,一次“最佳喜剧录制”奖,以及其他六次格莱美奖的提名,他自己也从当初的电台邮件收发员,发展到有自己的乐队,最后达到如今功成名就的地步。<br>
R3\Mrz
<br>S+V,Fn4y$B3ba+Z
当然,杨哥遇到的也不总是绿灯。他戏仿说唱歌手Coolio时,沟通不畅,未得允许就戏仿了他的歌,事后Coolio公开表示不快,但也没有把他告上法庭。杨哥现在是成名人物,当然每次戏仿前都和对方联系好,得到允许后才开搞,在被Prince、Eminem和Led Zeplin等人拒绝后,只好放弃了对他们的戏仿。<br>J
HU$UF0o2qC+]
<br>
uYw2F
jS1}&N
说到现在,我们似乎偏题了,讲了半天,杨哥是一只成功而且狡猾的面包,啥血案都没引出来。有没有哪只美国面包不识趣地戏仿了别人,被告上法庭的呢?<br>
1KL-T9A4\9a+V?O Oe
<br>
L`
|7@-H$rv
当然有。这只楞头面包叫2 Live Crew,您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只面包够另类,不知道这名字是什么意思,我勉强译为“活者”吧。这是个说唱组合,有一天听爷爷级歌手罗伊·奥宾逊(Roy Orbison)的名曲“哦,漂亮女人”不顺耳,想把它怎么糟蹋一番,化腐朽为神奇,让这首胡子一大把的老歌重新焕发青春。不料他们和拥有这首歌版权的Acuff-Rose音乐公司一联系,对方仗着自己这歌刚被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漂亮女人》带出一片夕阳红,一口回绝了他们。这下可惹恼了“活者”,他们霸王硬上弓,戏仿出一首就叫《漂亮女人》的歌来,里面用了《哦,漂亮女人》的部分音乐,但把歌词由原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改成了对一个多毛女人和她的秃头朋友的倾慕之情。<br>)m$h.w,_Sh1H
<br>
NI]e?*f4F?p
Acuff-Rose公司自然把他们告上法庭。官司几经反复,从地方法院一直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最后最高法院判决“活者”对《哦,漂亮女人》的引用是“合理运用”,虽然是出于商业目的,也不构成侵权。<br>%Ju a e5fG
GS3M
<br>
7e:f|-a[{-E W
这是1994年的事了。到了2001年,美国又出了一只面包,是个叫艾莉丝·兰达尔(Alice Randall)的作家,写了本书《风过(The Wind Done Gone)》,以一个黑奴的视角来重述自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著《飘(Gone With the Wind)》,就连题目也是将“飘”用黑人语言重新表达而成。主人公是《飘》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奴隶,斯佳丽父亲和黑奴生的混血儿。艾莉丝·兰达尔本人也是个黑白混血儿,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因为她认为《飘》的重点都放在白人身上,没有反映南北战争这个重要历史时期里黑人的生活,所以才从一个黑奴的角度来重述这个故事。<br>
n2e&G%L u*zq r I
<br>
r$PHyq,G7lj
这可惹恼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后人,以“侵犯版权”的罪名把兰达尔告上法庭,要求法庭阻止此书的出版后。事发后全国舆论议论纷纷,部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联合起来声援兰达尔,亚特兰大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纪念馆”馆长都说,米切尔生前一直致力于帮助黑人社区,如果她现在还活着,一定会欢迎兰达尔的这本书。<br>/v:euJ|6t|Z^
<br>
UdHp|qH;`Zp
次年五月,美国第11巡回法庭判决准许此书出版,六月份《风过》出版后,即冲上美国畅销书榜上好几个星期。米切尔的后人还不肯罢休,扬言要再上诉,最后双方达成庭外和解,《风过》的出版商同意将部分所得捐给亚特兰大的一所黑人学校,米切尔的后人也不再上诉。<br>4N[PO3i@ BQo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