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两千人用爱心编织美丽“谎言”

拉磨的 2006-3-23 20:22

两千人用爱心编织美丽“谎言”

新华网长春3月23日电(记者 褚晓亮)3月23日中午,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胡同内,一名身患绝症的8岁盲童在众人搀扶下走下汽车。小女孩高兴地喊着:“我从北京回来了,我到**看升旗了。” <br>
6O1i ^"d-m%L&te <br>
:EO y!]ghqx 望着小女孩那幸福的神情,周围的人无不感到辛酸,因为他们知道,小女孩去的“北京”,实际上是长春。为了圆上小女孩的梦想,上千人组织起来,用爱心精心地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导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幸福时光》。 <br>'a/T|.Y2r;FB@k#Rt
<br>\j3Sc CdG [E
心愿:“我要到**上看升旗” <br> l-v7`[4Av
<br>
%{!{XoA/{[V(i A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8岁的小欣月躺在病床上,时常会唱起这首歌。歌声里寄托着自己内心的憧憬,她多想再看一看五星红旗啊! <br>
_%U*_,q2Xw qn6| <br> ]:x8[,U7A q@o^
可是她明亮的双眸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 <br>
M8h _-~`0Ae7U ^7| <br>B;M0q)T4F
2005年10月23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活蹦乱跳的小欣月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绝症! <br>
v Cn4_A\ <br>
VDN ^;c5C 认识小欣月的人无不叹息:多么聪明懂事的一个好孩子啊,6岁就能帮妈妈哄弟弟、收拾屋子。刚刚上学,成绩就在全班排第一,又是班长,还是小升旗手呢。为了给她治病,他们全家搬到了长春。 <br>r6VP.neTqB
<br>
-Xcs T&i]g 小欣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脑部已经积水,头部变大,接着是双目失明。医生告诉孩子的父亲朱德春,孩子要做什么尽量满足她吧,因为她的生命随时可能结束。 <br>
H3N#\/i$r <br>5^;i K/`#b.}
小欣月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操场上升旗。她经常向父亲提起有一天要去趟北京,看看**上飘起的五星红旗……朱德春和妻子商量,虽然孩子眼睛看不见了,也一定要带她去北京,到**广场看升旗。 <br> l~$R!Y4GX7u-U
<br>F'`a'nNG.u
为了给孩子圆上这个梦,本来就已负债累累的朱德春把家里能卖的差不多都卖了,只剩下一台电视机。朱德春告诉记者:“闺女不让我卖电视,她说自己虽然看不见了,但是想听听声音……”<br>0W]s.Hd#?
<br>
Tq?(Y2W Y \ 谋划:“要让所有环节天衣无缝” <br>9};CG%u j0?1\8r&wz
<br>
:{2s k"g'|'B!GC8R 地方媒体《城市晚报》报道了小欣月的境况和她的心愿,立刻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位公司经理表示愿意出资让小欣月去北京。小欣月开始满怀希望地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br>4I1i ~(Eh;MRN.KN
<br>u#`QH]5J M
然而,医生却告诉朱德春,小欣月目前的情况不是很好,如果去北京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br>n:P9Sm'jp){
<br>GDcv'e S']&eO)rTh
医生的话让朱德春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想着女儿那充满渴望的灿烂笑容,朱德春心碎了。他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一夜没有合眼的他,想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主意:“带孩子在长春坐车转一圈,到时候找一个能升国旗、奏国歌的地方,就告诉她那里就是北京**……” <br>
)@mj-Y5~)h#Q0a0u6t!A <br>
_\qnjWK"A 朱德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立刻得到了一致的响应。《城市晚报》为此开通了专门的热线,请大家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好让这个仪式搞得更真实。小欣月的心愿牵动了众人的心,无数的市民打进了热线。 <br>t+}-^O w0X g
<br>9B*@5CG+?uxAF
“我是东北师大的学生,我愿意当观众……” <br>
*mI5mi/pE8UR <br>K1UZ![L;q
“我是北京口音,我愿意当‘北京’公交车上的售票员……” <br>n-r Yu soNG
<br>fy"X+D;S)y
“我是导游,我可以在路上为她讲解北京和**的一些情况……” <br>
Pu%Y1Z%~;ITJJ@ <br>
#UHj)~w …… <br>
(a[;MK%~?U <br>
7rJc1lY ~)i&C 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因为一个小女孩到**看升旗的心愿而行动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要求参与,有的出主意,有的捐献钱和轮椅等物品,有的要扮演各种角色,有的要提供场地。共青团长春市委发出号召,要求全市青年志愿者代表参与到为小欣月圆梦的队伍中来。 <br>
,@.tEK G {,Hpd <br>
$TW*LBy 3月20日,就在无数热心的人在为小欣月的“**”升旗梦构思和忙碌的时候,小欣月的病情又加重了。时间紧迫,大家决定立刻行动起来。 <br>7K7g ]`PnU3r
<br>6P ~}&~gys}h:B
时间定在了3月22日,升旗地点临时选定在长春市公共关系学院。通过报社的热线,上千名志愿者聚集到了一起。为了让所有环节都天衣无缝,大家对乘车路线、交通工具、时间、到“北京”后还去哪些景点都进行了精心谋划。同时进行了明确分工,有的做报站员,有的做导游,有的当观众。长春市雷锋车队派出了3辆出租车,长春普济医院派出一辆“120”救护车全程跟随。 <br>
p']K0ZW <br> c{VA u|k$MF
现场:“爸,我真到北京了,**!” <br>
jC7XsGD)Zq <br>
E eP7Q!X9k 2006年3月22日上午9时多,一行汽车驶到了小欣月家的胡同外。朱德春抱着小欣月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客车。小欣月高兴得不时地唱着在电视里学来的“北京的小妞,嘿呦嘿”。 <br>Th1I9zvN.g8?B6? L
<br>rW/Y$mkzA6v
一路上,司机不时地拿起对讲机和其他车队队员通话。队员们按照事先的安排回答说:“到沈阳了”“到北戴河了”。小欣月也不停地问:“这是沈阳啊,那是不是快到北京了?”大家赶紧应和:“是啊,就快到了!” <br>%c?RZ:@PF7D!q
<br>!b%M O,O!S7Or
终于到达“北京”了,朱德春把小欣月抱到了119路公交车上,这辆车变成了开往**广场的“北京公交4路车”。车上坐满了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为了不让小欣月起疑心,大学生们早已进行了精心的演练。他们在车上时不时地进行一些讨论,有人说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桥有多美;有人强调自己刚下火车在寻找旅店。为了使场面更加逼真,“车长”与“乘客”还事先设计了一些简单对白,一些学生向“车长”问路,比如“清华大学怎么走啊?”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疏漏把小欣月从美好的梦境拉回到现实。 <br>"^~he!rO+XE
<br>
&Ec_9Gpj 13时,汽车驶进了长春市公共关系学院的操场上,2000多人在这里翘首企盼。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br>
.P mB$FI7_:zQ&q <br>
;S}1Q!j9V'Yw 小欣月在众人的搀扶下走下了公交车。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升旗了,小欣月马上精神起来。 <br>:B:G!_a_1|u
<br>
@v$e_9B|6c3ch A 13时30分,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仪仗队的正步声响起来了,随后,庄严的国歌在全场高昂地奏响。小欣月大声地对爸爸说:“爸,我真到北京了,**!” <br>)m"O}h9[,@1o
<br>
_@&bG;FDx 看到小欣月幸福的笑脸,许多人眼里涌出了泪水。 <br>\'J!ri9};g:z?r
<br>
JN*x:PP k$f1Q+w 记住:一个共同的名字——爱 <br>rOgP6`YZ.E(p(i
<br>[3N,w4A6P
五星红旗缓缓地升起,小欣月试图举起自己右手,对着国旗表达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敬意。她顽强地用尽全力伸出右手,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无奈地放下,最后她只能将手举到额头处。朱德春在一旁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帮女儿把右手举到了头顶。 人群中有了一阵阵低声啜泣。 <br>
z ~p:m!T'iL(O}T <br>
7Q(~ T%VY|QL/T%Y 升旗仪式结束后,一名护卫队队员来了小欣月的面前,小欣月用手摸一下国旗护卫队叔叔的领章和帽徽,说了一句:“叔叔辛苦了!” <br>
X)t&H6qDwR <br>
XZLBvzf …… <br>'Pi+i+y&_p
<br>
~9mPVZ"gHp)h 22日晚上,小欣月住进了由共青团长春市委安排的市委党校招待所。23日清晨,众人护送着小欣月踏上了“返回”长春的旅程,22日上午的情景又被大家小心翼翼地重复着。23日中午,欣月“回”到了长春。 <br>7Y{hX&@Xk8c3_\
<br>fP(h LBZTx\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欣月的父亲朱德春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满含热泪,反复地念叨:那么多的人啊,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br>
,Jg%O`0B E <br>)T*u4\ZB2f8t
是啊,在这场活动中,可能没有人会记得谁的名字,但是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爱!<br>
,S&RyP8p <br>
1F[/_[3HO)v_

乐乐儿 2006-3-23 21:31

re:我只知道我掉眼泪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要...

我只知道我掉眼泪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要人人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水仃 2006-3-24 17:18

re:没说的了,只能加钻了

没说的了,只能加钻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千人用爱心编织美丽“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