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熊 2007-3-25 16:56
[转贴]从赵本山败走美国看中美社会的强大、进步和文明
袁晓明:赵本山在美国不该拿残疾人找乐
^T*c;oF
E;t0ta0i2j'u\.J
作者:袁晓明?m0H/c3S,{&G
BZ,r(d A%|
赵本山刚刚在春晚上挑了大梁,又出发到了美国为海外华人演出。由于各种原因,老赵的美国演出闹出了一些乱子,除了安排和票价上的一些问题外,海外的观众对老赵的演出内容更有许多的意见,许多海外华人不愿意看那些拿残疾人、肥胖者和精神病患者找乐的段子。美国观众已正式委托律师以“违约、不正当得益、不正当商业竞争、疏忽和精神伤害”等罪名,将赵本山及多个演出主办单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
%l jR.Iq T
对于海外媒体的批评,赵本山给予指责,并对热心帮助推票的当地侨领说:“我的票不用你们推,推什么呢?我的票房不用操心,更不用你操心。”由此可见,赵本山可能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在国内学一个瘸子走路就能逗得数亿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到了美国演出,那些同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海外华人怎么就觉得他的段子不是滋味。
XJ9Vl H;}rk6H
3r)a
QL6P4?
赵本山的残疾人段子在大洋两岸引来不同的反应,并非是因为中国文化演变的差异,海外的许多华人看不惯赵本山的看家本事,完全是因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建立起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的表现,即一个社会的强大、进步、文明并不是看这个社会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对强者献媚的社会是落后的社会,尊重弱者却是更加文明的社会。
TY\
`Z/B%C"[
当今美国是一个理念十分对立的国家,但尊重弱者却是绝大多数普通美国人都持有的观念。比如,上周末在华盛顿有反对与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双方在伊拉克战争上势不两立,但如果你问他们如何看待赵本山拿残疾人找乐的段子,他们立即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那是必须立即道歉和改正的严重错误。|\V_DY
此外,普通美国人对残疾人的照顾,也并非是完全出于同情,而更是对他们的尊重。更不一样的是,在美国对待有权势的人,却是百般地讽刺挖苦,有些人甚至是对总统那样的权势人物进行攻击,有的人言词也有些过分,但那也是没有欺负残疾人严重的罪过。如果是在美国,赵本山不仅难以成为数亿人春晚的必看节目,就是在当初也不能成名。其实,赵本山需要向全国的残疾人道歉,并从此杜绝再拿残疾人、肥胖者、精神病人找乐,同时号召中国的同行们不要再上演对残疾人不尊重的节目。'F5rU6j lPF
很多文化作品靠拿残疾人找乐,能够一炮打响,并这么多年一直受到追捧,不少有过西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感觉怪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尊重个人权利方面的缺乏,我们还需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5o']k&I!Qr"I{
应该说,中国在为尊重残疾人,并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广大观众抵制有歧视内容的节目就是尊重残疾人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媒体和演艺界更应该自我审查,节目赞助商也应该更有商业良心。
野海狮 2007-4-2 08:05
之前,确实觉得赵本山的小品很可笑,但这次美国事件之后,自我反省了一下,发现我们的社会真的是出了问题,拿低俗当艺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取笑别人,给别人带来痛苦之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取向?赵本山美国之行再一次证明了美国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家,不允许任何的有权贵的人欺辱弱者。
o[f{;c-x
赵本山现象也进一步说明我们的ZF在执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与之相关的ZF官员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
XK)UEgupi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很值得一读,那就是“中国人的‘占道模型’”,文章登于〈凤凰周刊〉,〈读者〉也有转载,但是是第几期我不记得了,建议大家找出来读一读,很有启发。
野们 2007-4-2 09:55
中国人的占道模型
(转贴)中国人的占道模型
F
B4U'A2l
,WOI0v$Jkm
大雪
|7je(kw*r@
|3|NR#|Iz4k
我上班处不远有一条路,车很少,路很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靠路北停了一排货车;再过一段时间,路南也停了一排,只剩下中间一个窄道勉强通行。遇到对面也有车来,双方又谁都不肯让,就发生堵塞。亲眼看着这条路由通衢到停车场的变化,有点感慨。有一次就想,为什么没有人在中间也停一排?这样大家都走不了,看JC管不管?想到这里,脑子里突然一亮: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社会模型啊,很多深奥的道理,在这里变得一目了然。
_f*AmByL(S
W*Y ? v1JP
公共利益被蚕食是公众纵容的结果
Za-_/~:V5y'z
_"y
r
Xd1E
在这个占道模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面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公众一致采取了宽容态度。从第一辆车开始停放,直到两侧被停满,没有一个人会抗议、阻止。尽管每一个路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大家都只想怎样尽快通过这里,“过得去就行啦”,谁如果停下来批评占道停车者,大家会觉得他脑子出了问题。于是,只要JC不来管,这些占道停车就不会遇到任何麻烦。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其它比较隐蔽的场合,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一定更加普遍,各种形式的“占道”一定更加缺乏监督。一个局长提拔自己的情人当处长,一个厂长指示采购员订购自己亲属经营的产品,一个院长授意法官照顾某位当事人,一个行长要求信贷员违规放贷,这些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在发生的违章、违法行为,它遭遇抵制、阻止的可能性有多大?通过占道模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即使它的违法性路人皆知,也不会有任何人出面制止,理论上“来自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实际生活中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侵占公共利益行为积重难返之后,就成为社会腐败现象。腐败其实与占道一样,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纵容态度,是重要的催化剂。Gs*^"jw%r0@1]FT
U-h$i.XI1h
不分善恶,只讲利害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NzU~vet
Q t
}3I8R
公众为什么会纵容侵占公共利益的行为?因为这对于自己是最合算的。中国有古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但这只是说给别人听,而不是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拿占道模型来看,停车一方,省钱省事,这明显是利;而在过路一方,出面纠正占道,轻则耽误自己的时间,重则可能挨揍,这明显是害。利害相权,当然趋利而避害。所以,明明知道侵占公共道路是恶,与恶作斗争是善,但没有人因此而放弃“恶”,也没有人愿意坚持“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才是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了解这一点,就是不了解最基本的国情。
X;V/krf$M1d/d
H \D-vt6r(b
TW学者龙应台女士有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其中列举了许多违反公德的行为,她惊异的不是那些行为本身,而是大众对这些行为的麻木。她认为如果大家一起发出愤怒的吼声,那些缺德行为就无法存在。这在理论上当然是非常正确的,可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如果”基本上没有发生的可能。我不知道龙女士看到《动物世界》中一头狮子敢在庞大斑马群中捕食的场面,会不会质问“斑马,你为什么不反抗”?事实上,如果斑马们一起反抗,再强悍的狮子也不可能得逞。可是,斑马世代遗传的智慧告诉它,反抗狮子是愚蠢的,逃避才是最合算的,团结对敌的情形永远不会出现。狮子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肆无忌惮。中国老百姓就是一个大斑马群,几千年的生存竞争使得大众都懂得了不能按善恶标准来行动,要想在这个社会获得安全,进而获得利益,必须精于“利害”的计算。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高级动物世界。要么变成狮子,要么与狮子搞好关系,否则就只好逃避,斑马们没有别的选择。^VO;M j
_,Qn$nJ0X
“过得去”是底线,把路堵死就会引发总清算eyV2Q1I(OKk_
`A@E:zM$VR!nx
从占道模型来看,侵占公共利益一方必须掌握好一个分寸,就是不能把路彻底堵死。堵死了,其它人彻底过不去,容忍度降低为零,矛盾马上激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占道停车,都要给过往车辆留出一个通道,这并不是占道的人有公德心,而是不留通道,自己的利益也就结束了。但问题在于,占道的这个群体很难理性地实行自我约束,已经占到位置的希望就此保持现状,而没有占到的,还要拼命插一脚进来,把路彻底封死的结局是必然的。然后就是冲突、清理,恢复原始秩序;之后就又开始一轮新的蚕食。
8?4pA"BQ&J
:m^Q8n7?2^%\)p
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统一到分裂、和平到战乱,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总的规律,都是统治阶层在江山坐稳后,竞相蚕食公共利益,不断挤压大众的生存空间,导致多数人“过不去”,打破了老百姓的底线,一次总爆发、总清算就在所难免。一旦这种总清算到来,就不再是以“过得去”为目的,不但要清除把路堵死的那辆车,还要赶走所有占道甚至没有占道的车,**砸烂、放火焚烧之类极端行为就都不可避免。**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各种暴烈行动的总汇演。中国几千年间这种周期性的总清算发生了不下几十次,黄炎培先生看到了这种周期性,对**感叹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黄老先生没有看到,蚕食大众利益,一寸一寸地堵死大多数人的路,从圣明君主的太平盛世就已经开始,只不过承受总清算后果的,是他们的倒霉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亡”不“忽”,“亡”早就寓在“兴”中。TNlYN,P's-o(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