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三进山西之一:晋祠

阿原 2008-1-26 15:28

三进山西之一:晋祠

呵呵,,,想起了三进山城,便写个三进山西 9T3a-v(Ep'j6~n
%K OH9T\$rH9tV
每次到山西都间隔了十年,第一次进山西是二十多年的事了,一直记得太原的迎泽大街,记得五一广场,更记得让人垂涎的“羊咋搞?”(羊杂糕汤),此外就是在榆次(现晋中市)呆了一个月,隔三差五地打架了
C:\p.]~E PP-B*s}'v#DF f
上张二十五年前在榆次的老照片 -N+i5G~$r6j `4f6xE.F0v
[attach]11563[/attach]
i5_6p(NX^Y @8h&r EC$t9YO

Q;xD0h?!H 由于记忆片段,照片不全,没有思路,下面说到哪算哪喽,等结尾后再到这里来加序:)+lH~AQ#Y~M`
M#sJU&Vi@T
山西有众多的山川,如太行、吕梁、恒山、五台、芦芽、北武当、绵山等,有好山自然就有好景,正如同歌云:人说山西好风光
I%{)I~O8eWJX
2hy.?+b+G2uT 山西是产煤大省,出了很多大腕,虽然又是劳斯莱斯又是宝马悍马的,然而山西现在的大佬们似乎无法与古代有名的晋商相提并论,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赚黑心钱的给山西商人抹了黑,二是西部的开发牺牲了环境,瞧现在的山西,到处都是灰不溜湫的,大马路边种的植物叶片上布满了灰尘,真是让人哀叹啊,那些可怜的花草们,为什么没长在大自然里而在马路边受罪呢?植物也和人一样,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啊 2shs3jH? O@

2d2FER8j ^Ug 万事都有过程,初级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也希望山西大佬们能像温州商人一样,经过早期的积累,逐渐将负面的影响转化成正面的,树立第二代晋商的高大形象:)AJ-O{ eHr4@
[attach]11564[/attach] x4u'I{8G

*\f:C [9rV6y!F1Bq
oZ%D~#o(yo#CBP 开篇说晋祠,以前年轻,在进晋祠之前基本没见过什么景物,所以说对晋祠的印象一直都是美好的,这种印象一直保留到今天,太原有没有其它美景我不知道,只知道晋祠的确是个好地方。(SlNF1N
[attach]11565[/attach]
)hq&{ei+x@$~s S$W tg0m{/R

0` l{e1P!i-}1T;}E 如今再看晋祠,感觉就是“古老”两个字,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在北魏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8d\ wcZ'{5~k*L8p
[attach]11566[/attach] Ui@8[_3}5U%C

v,x P]PT\P 2xnsm yE3a;S
晋祠里最为壮观的便是主殿圣母殿,它建于宋代,上图中圣母殿廊柱上八条木雕蟠龙,是现存中国古建筑的孤例。z0X"^L3jO/t s }
[attach]11567[/attach]
3}CQJWB/xC
M8ZWg6v)T p8j p%J3fQ AEA |T
晋祠不但有北方的古朴,也有着南方的秀美:)#dL Y!X3i
[attach]11568[/attach]xS~K9OB*]*B|!o Gk

J"nvD-x1O`O ^ "]DC umai
难老泉--晋阳第一泉:美好的印象来自于记忆深处,山西最好的陈醋就是用它的水做的,陈醋有多好没感觉(因为为它在山西打了一架 ),但晋祠大米是我吃过最好的大米,那个香啊,几乎不用菜,一碗就全进肚啦,据说那是贡米,专门给皇帝老儿吃的:)
.`2C*Z@#Q1h6RM
s%| M\8gAO z$f 然而,如今的晋阳第一泉已经没泉水了,景区在地下埋了个大水管子假冒泉眼,流出来的都是自来水,呜呜。。。。
IXL8EgJ@ [attach]11569[/attach]bR+s,N {&~~QP-t\8`

!zu"UM2f4Gd 7Kpp3L,aE*NsEe
老古柏,有叫它齐年柏的,也有叫它周柏,因为它是西周所植的,到底它应该叫什么名,我也弄不清了,反正它够老,在九百多年前它就接见过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了,那时欧阳修就夸它够老,如今轮到我夸啦6OcZV:Grh!b F
[attach]11570[/attach]hR[X;pU X+Kz.e
/I)J6w0C NP G
.J8S,D0zU,w&C]
水镜台:建于明朝,为邑姜圣母演乐的戏台,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K&X?B1IUF bB
[attach]11571[/attach]/jN [2W ^;u0|

2k#S!\{}@:i u,_*R0H1R Uw#g)a,M
云陶洞:清朝时期,傅山住在这里过着烧香捣药、画纸围棋的隐逸生活,但暗中却在策划抗清事宜,八年后傅山受宋谦案牵连被捕入太原府狱,次年出狱后仍回晋祠隐居。之后顾炎武客寓晋祠,与傅山、阎若璩进行学术研究,考评晋祠古迹,康熙五年,著名学者朱彝尊曾五次来晋祠参与学术研究,使得晋祠一度在学术上大放异彩。
uEu3g/[ j [attach]11572[/attach]7D.B!^hJE
E!D#G+?n
建于隋代的舍利生生塔)DKq`sC
[attach]11573[/attach]
/@E;?`o1U2c
~,^}qs([?7K+[ ^0B]6bF/i
晋溪书院:在明嘉靖初年(1526年),已经63岁的兵部尚书王琼获罪谪戍绥德,这是他一生政治生涯中遭到的一次沉重打击。在绥德的五年里,王琼“世态浮云一笑看”,产生了弃官归隐的念头。
3A9eMRm G+N/k !V&`'uHm[Vn
  王琼的长子按照父亲的意思,于嘉靖五年在晋水之滨建造了一座私家花园,园内遍植翠竹与水稻,花园以王琼之号为名,称作晋溪园。第二年,王琼被恩准还籍为民,被贬五年的一代名臣终于得归故里。
I7jt^Yy8~
}e ^3qJg8{-psZ9X$^ 王琼在晋溪园里山水怡情的田园生活仅仅持续了近一年,嘉靖七年,因西北边事紧急,又被朝廷起用,授兵部尚书督陕西三边军务。王琼又以70高龄为安定边防驰骋西北疆场四年。嘉靖十一年,王琼死于吏部尚书任上,谥恭襄,建专祠于晋溪园之西。后来,晋溪园改为晋溪书院,成为王氏后人读书习文之地。
3yY;?e^x I| [attach]11574[/attach])sk sAg0a

I'SE(Ao
MX ZF5l9w#]G&@ 如今,海外的王氏华侨于93年成立了世界王氏恳亲联谊会,每年都要回到太原晋西书院王氏祠堂寻根,作为王氏后代,我也来拜一拜:)0v;}E:qS'V
[attach]11575[/attach]

远足的小鹅 2008-1-27 10:57

阿原GG的贴子不能不看,赶着出去了,先顶一下,回头再慢慢看........:lol

野风 2008-1-27 13:11

还没发完吧?搬个小板凳坐着等。。。。。。。。em04

小艺 2008-1-27 15:15

96年去太原,也是只记得迎泽大街,迎泽公园,:loveliness: :loveliness: 感觉到处有点灰不溜秋的,都没去四处逛逛。看样子下次得去去晋祠了,还是挺美的。:loveliness:

偶叶 2008-1-28 10:25

喜欢有塔的那张~~em13 em03 em08

阳光e3 2008-1-28 22:16

图文解说很详细。。。谢谢阿原兄的分享em14

五喜起飞 2008-1-28 23:44

千言万语一个字~~~~~~~~~~谢

野雨水 2008-1-31 01:14

em04 em04 漂亮

稻草人 2008-1-31 14:59

啊原的作品都值得关注!:)

阿原 2008-2-1 10:17

呵呵,,,谢谢以上XDJM们的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进山西之一: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