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狮 2008-9-22 18:08
中国中央机关食品特供
我们的首脑们每天吃的是特供食品,当然不用担心有“三聚氰胺”了。
拉磨的 2008-9-23 20:30
道宁:近观“特供”,遥忆“三同” +A|&d%Q k9y0os.C
5Q*[@S1j+JTC#M
W/Q3X+F2zm
作者:道宁
/C5HTV K1u W9Cl
$Lk
Kxu
.@)~@1bsC'e
-W*`;m"qul1~n
2005年4月,我国就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它依托国务院后勤基地、中央警卫局农场、WJ边防后勤基地和遍布全国13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生产基地,一直为国家94个部委老干部们提供优质、放心的有机食品。其选用“中央国家机关特供产品”的条件非常严格,重点是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7x$yX:~b*E7EA%h
Z{U@i}f
也就是说,“特供”是指专门给领导干部吃的,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JJ5cw m2{
V)d)W
*DX'^8PF@9I`n
“三同”,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Jx!w K;f'_*Yl |
Z m rS rc^f
当年的宣传是:只有与人民群众实行了“三同”,才会永远的不脱离群众,才能使得“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N ?)ot#v1WG i
}K,J4t&i-chl
而今天的“特供”这样讲:常规的种植业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常规的畜禽养殖业则普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常规的淡水或近海养殖业又被各种水污染所侵害。这些成分残留在作为最终产品的各类蔬菜、肉类、鱼类和奶制品中,将对食用者身体造成的危害。 O_3b7h,cg
1ZM(G*y
~Fug-a
两相对比,不由得让人有这样的感慨:过去是不脱离群众重要;现在是保自己的命要紧;至于什么江山、什么颜色之类,还是先吃了“特供产品”再说。
@B%hw,sS
I/_|1t\$_
记得当年的美国,食品的卫生和安全也不怎样。
QKG%z1H]:i;ATk
8}^
n(t4v+n h VB
有一个叫厄普顿·辛克莱的人写书反映: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
U/g*H$g n3l7f4I
Q*~%`xd
K\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边吃早点,边读这本书。看到这里,他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在咀嚼的食物吐出来,顺手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扔出了窗外。eSd\|
*I&f.H$cA]
接下来,他没有去成立什么“特供中心”,而是敦促国会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创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雏形。R
^4S3C(H
H
"@l#Y'E.Rq)~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肯尼迪对环境污染,危及人民安全的反应,也是敦促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Gv(A4tQ2d9y/y
"Q;L n$i D/g:N#l!i n%[$|
他们同我们的领导对同一问题的反映不同,是不是因为所处制度的不同呢?! /wX_s4b
_
F5Z
*[Z%G*R bG0x
当然,回顾历史,搞“特供”绝不是新花样。历朝历代的中国皇帝就要求“进贡”,全中国的好东西都得送到宫里去为其服务。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说是为了首长的安全,不被下毒,所以“特供”就开始了。不过那时范围很小,远远不是今天的什么“中心”。
:|nZbu
n5g"LP~Wqo @
如今,被下毒的已经是全体中国老百姓了。不必点名,人所共知,凡是人要吃的,没有不含毒的;凡是含毒的,没有不是为了钱的;凡是为钱疯狂的,没有与领导无关的。
J2u_Mg-f9G
yir.j6Q&A4g.c6I$O
而领导在自己难逃职责的,毒行天下的关头,却去成立“中心”,让自己吃上了“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