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生活】秋季养生杂谈

野闯 2004-10-3 22:21

【健康生活】秋季养生杂谈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中秋之前算早秋,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 <br>
K)Qx"K+t4Z/h <br>.i:R.DlX|#[
秋燥伤人 <br>
gz!r~(c9z+X:\e%Ai <br>“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不同于夏天雨水多,湿度高,秋天气候干爽,燥气为主。 <br>
UNcw8Sns*q <br>NWY)Ir
燥,呈显在身体的症状多是:发炎、肿痛、干。 <br>L])TT*l
<br>古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燥胜则干”,中医学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如果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咙痛。肺在五行属金,金克木,木在中医属肝,如果肺气过强容易伤肝木,产生虚火、肝火。 <br>b t%O:b2QB&_
<br>身体的血、津液与痰是一体的,会互相转化。当负责藏血的肝功能弱时,身体血液循环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导致皮肤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 <br>
6dBH;F$wwuU <br>9w6C] ^jn$`
7招让你天凉好个秋 <br>(A e7BXF*yi["~^
<br>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凉  <br>
"dcL;D fDh"l <br>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br>Uo m&_4p L
<br>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br>
+w.};TK Ps!N4I)eo l4C <br>有些人爱吃酸梅止渴,“其实酸梅属于碱性,”吃多了影响肠胃道消化机能,容易发生溃疡,一旦天气更冷,罹患消化性溃疡的机率大增。 <br>
b3{ i;q:T%?d ](S:Q <br>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 <br> d.CcfX%eZ!zT7Oi
<br>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br>
|X+N4Qtq Gg1` <br>“顺着大自然节气吃当令水果最好了,”现代人因为运输方便、科技发达,可以轻易吃到其它季节盛产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错食物,“你想想,古人的秋冬哪有西瓜?” <br>#z ?X#Q&l7}.d$M
<br>贴心小秘方: <br>
a/G b7Z O E9I d <br>可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 <br>5ev5Jq'zK
<br>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br>
}O1B4Ms(d <br>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葱等。 <br>'B'B EINV)z&UJC
<br>第二招:养阴补气  <br>TIs%K C'D&{
<br>中医师不反对秋天进补,但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很重要,因为“补”的内容也各异。 <br>HN'~-dS"kh;m
<br>有时出现上呼吸道毛病,以为感冒,其实不然。而是有些年纪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中医称为“阴虚”,要适度服用养阴药,以改善体质。 <br>1pyW)nBbu%b i
<br>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着重“补气”,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 <br>
p8r1y4G} q9T X s7| <br>在门诊中会发现,病人经常“补错药”。有一次,医生发现怎么都控制不好过敏体质患者病情,经询问后才知道,病人私下吃蜂胶。 <br>
}(UQ;c(W <br>很多人以为蜂胶对过敏性疾病很好,其实蜂胶在中医属于寒性,刚好与治过敏体质温热药相冲。病患一停用蜂胶,症状立刻改善。 <br>
aM/an Y <br>另外,经常腹泻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多补鳗(最好清蒸)。 <br>
J0zl'_lJ"a <br>贴心小秘方: <br>
Rz v dP8r4{9N <br>常见的养阴药:枸杞、玄参、玉竹、麦冬,可促进唾液腺体的分泌,可润喉,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br>
-TF3?&[P g <br>常见的补气药:人参、黄耆、白朮、茯苓(不过,在剂量上难以拿捏是否适合自己体质,不论食补或药补,最好找专业中医师问诊。) <br>
i)u~PfT8Ul$}9{ <br>第三招:情绪保守,收敛元气  <br>
Yno g X&`/J1Td&} <br>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 <br>ts{oeb3ICd`
<br>《皇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br>
:u/^i+k&D"?8N g Ge <br>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br>
L1\+sS}R9K <br>第四招:适当的运动  <br>
F}'C"j\vtX$C <br>北京的秋天不算太冷,空气品质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尤其伸展动作,可帮助拉身,维持身体灵活度,滋脾补筋,强化循环。 <br>"^ xs,om4NlO
<br>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br>
aro$BA} <br>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 <br>
:S,E"[.d:{,I-?-| <br>贴心小秘方: <br>/U1@2Z$D^lB+fyZ
<br>早晚天冷:建议在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 <br>
M A*z0Q2M6o <br>白天户外: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水煮活鱼 2004-10-5 00:00

Re:

贴心小秘方: <br>
6E8dU6@pT <br>早晚天冷:建议在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 <br>
%]!w0dU6Pe3d"x| <br>白天户外: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生活】秋季养生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