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磨的 2009-6-27 00:22
南方朔:很多政治人物没有中心思想
南方朔
3n%E9UD5tAE0j
gt4g;S;M
本名王杏庆,1946年生,TW大学森林系、森林研究所毕业。曾任《中国时报》专栏组主任、副总编辑、主笔,《新新闻》总主笔。作家、评论家、新闻工作者,著有《愤怒之爱》、《另一种英雄》、《语言之钥》、《新野蛮时代》等。
Wc`/AN:EJ7_*D.i
1Pu*lX&lsl
本报记者 李怀宇 发自台北(]0p*j#y[ N#F dzk
tQ+T;a*~xv
在台北市辛亥捷运站稍等了一会,穿着拖鞋的南方朔先生就踱过来接我。我们边聊天边走向南方朔家,一开门,小狗出来欢迎,南方朔指着一张沙发:“这是狗坐的地方,别的地方请随便坐。”离开《新新闻》后,南方朔每天最重要的户外活动是带狗散步,余外的时间,便待在家里看书写文章。
JdM*\QJ%t*Y0AT7^
!rYRhjM%nP
家中藏书甚丰,南方朔用手写文章,不用电脑,不上网,不用手机。他觉得上网是浪费时间,垃圾太多。而他现在的主要收入来自写文章:“我的稿费单价很高,几十年建立品牌形象,别人看得起我,我的行情不低。”
!P.y6nGcj
"oQ$Iw*t(aj
“抽烟吗?”南方朔边点烟边说,“我从小抽到现在。”这一个下午,他烟不离手。o-{y*Ir#T
i G#^*}8Orl
出身穷苦人家,南方朔考大学时报了TW大学森林系。他解释这个专业的选择:“几乎每一个社会的早期,大学生学非所用是正常现象。TW是一个变化很快的社会,我念书的时候是农业社会,念到一半,开始变成工商社会,到1980年代以后变成了高科技社会,所以职业变化很大,我的同学一大半做生意去了。”回忆大学生活,南方朔最深的印象是诱惑不多,用功苦读。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班,南方朔念了八年森林系。那个时代农业科系的重点是生物化学,开始念大学时,生物化学课本是很小一本,等到念研究生时,课本已是很大一本,南方朔的真正专长是植物生物化学。
T8]__4UAr
x:m;A
.~#c4t LUF
留学美国是当年TW的风潮,南方朔恰有机会拿奖学金去留学,却毅然放弃了。此时TW与美国断交,他的母亲年纪也大了。南方朔说:“不去留学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曾经有人问过我:你当年不去有没有后悔?我说:有什么后悔的?我现在混得还可以,出国不一定比现在好。只要自己用功,在哪里都一样,在美国、中国大陆、TW都差不多。”[Ss
w8L5U%@
$}Gh(n%U]'q `Di
念完了森林专业,唯一的出路就是教书,南方朔却没有和老师搞好关系。“因为那时候森林系的老师念的还是传统的东西,而学生不念传统森林系的东西,去念新兴的生物化学。老师讨厌这种学生,所以我跟老师的关系没有搞好,就不能留在学校教书。假如关系搞好了,我现在一定是台大教授。”南方朔从小就会写一点文章,干脆去当新闻记者。@5E['~-MH6_Qn^;aR
Aatp
_G J WNb
从薪水很低的小记者干起,南方朔先后换了七八家报纸,跑了十几年的新闻,把所有的新闻线都跑遍了。南方朔笑道,每换一家报纸,薪水就多一点,最后是在《中国时报》。g5X G,ut
R
E&J
f6} r?S
年纪大了,就跑不动新闻,而且感觉人生的智慧、知识的积累都不够。四十岁之后,南方朔和朋友创办了《新新闻》杂志。时值TW社会变动,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新闻界本身,都盼望自由开放的风气。《新新闻》生逢其时,高峰时发行量达到三万多份,但是广告不多,经营主要还是靠发行量。南方朔从新闻记者成了专栏作家。2005年,南方朔离开了《新新闻》。d`.Ob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