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2009-8-5 10:34
西藏行之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行之雅鲁藏布大峡谷
@R.}{ ?K
七月五日,起床后去寂静无人的雅鲁藏布江边散散步,拣拣石头。九点半(相当于厦门八点)出发去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车子沿着雅江南岸河谷一路东行,同车的一对夫妻因为昨晚喝多了,本不晕车的她时不时地要求停车以方便“呕吐”。唉,这都是不遵守高原生存宝典的反面案例哦。
`+S{ \(p/pw
在羌纳乡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尼洋河清澈的河水与雅江浑浊的江水,泾渭分明。而下午返程时,由于光线的缘故,却几乎看不到这个现象了。在丹娘乡雅江拐弯处,雅江边居然出现一座无比巨大的连绵沙山。据考证,沙山是由风刮积而成的。尽管以前就曾看过资料,青藏高原的沙化问题与西北同样严重,如今到了号称西藏江南的雅鲁藏布江边,亲眼看到这座由风吹积出来的超级沙山,仍然让我觉得触目惊心!青藏高原地质条件极为脆弱,环境一旦破坏了,恢复所需的成本是其它地区的几何倍数,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UX._3zV'\
派,中国唯一的一个单字地名,以前的地图和资料上把它叫做派乡,现在乡改镇了,故改叫派镇。派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点,所以也名正言顺地成为雅鲁蒇布大峡谷景区的入口,收费站就设在此处。同时,派镇是前往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距离最短,也是相对“最轻松”的徒步线路的起点,几乎所有运往墨脱的物资都是经派镇周转,然后人背畜驮,步行三天进墨脱的。因此,派镇也被当地人约定俗成地称为“转运站”。
5P+x
V5J5H2b;u
雅鲁蒇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发现之一,是由我国许多科学家,如地理学家杨逸畴(八次徒步进入大峡谷,到墨脱的六条徒步线路都走过)、高登义(大气物理学家)、李渤生(植物学家)等,从1973年起,到1994年,经过长达二十一年的科学探险、考察、论证后提出,并于1994年4月17日郑重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首次报道的:
d8J}`jM-|IA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壮美的祖国山河又被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将退居其后。……”
,r^Vd"h4e uz h8fw
1998年10月至12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国家测绘局、香港科技协进会、西藏登山队、中央电视台等各路人马组成的庞大科考队,首次全程徒步穿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再一次科学严谨准确地测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各种参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7米,参考基准为EGM96全球水准面模型(原地图注记为56黄海高程7782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起点为米林县派镇,终点为墨脱县巴昔卡,全长为504.6公里;峡谷最深值6009米,位于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与6050米的里勒峰之间的宗容光村;峡谷单侧最深值7075米,位于得哥村(海拔712米,相对于南迦巴瓦峰)。这些科学数据的测定,不可辩驳地确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盟主地位!而这一观点,也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基本上成为国际地理学界的共识。-|D7@waa
景区门口有个停车场,八一镇开到派镇的客车就停在这里。景区开有从派镇到直白村的旅游专线车,车次还挺多的。从景区大门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观景点,还有相当距离,我们的车开了好长一段时间。观景台设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一个马蹄形拐弯处,雅鲁藏布江的江面从派镇的660米宽,开始慢慢收窄,江水受阻,变得暴躁湍急,翻起层层波浪。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最窄处,仅次35米,大浪排空,所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又是世界上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