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迷漫 2009-10-8 18:47
如何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当人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其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
xRb2Z-n6Qcw{!X
L{u_:bsHSE
胃下垂是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体型瘦长,腹肌薄弱,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腹壁松弛者。 这是因为负责固定胃的韧带松弛和腹肌无力,胃壁张力降低,而导致胃的位置较正常的降低的缘故。瘦长体型者因脏器下坠力度相对大,腹壁脂肪含量不够,胃下垂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 ;J4aa7k;up0M(Y
l
@3tMD
临床证明,胃下垂以女性或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产后或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中年妇女更是多见。 %Yy%O&K+V)B
v;DM^S4k$PQ/|
饮食失节所致
}t$s
cI9[v
"tf!E![t!MF
由于胃下垂使胃蠕动慢和分泌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隐痛、饱胀感、厌食、恶心、嗳气、呕吐、呃逆和便秘等。这些症状在餐后或长久站立时加重,卧床则可减轻。长期胃下垂者由于肠胃功能不良,常出现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头重,头晕,易疲劳等症状,使患者饱受肉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
3WXj3m4b+T4Ot
5r${5{oe2Z.F
中医认为胃下垂是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使脾胃功能虚弱,营养物质匮乏,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
trR b|Q,g
?yN9G3SjiZj5d
不同症状与治疗 多管齐下疗效更好 X e*Xc;y*K?*vF
jxCs)F/Q h
中医治疗胃下垂是采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治则。一般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健脾丸、香砂六君汤、苓桂术甘汤等。此外也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辩证治疗。 bW9J"\?N2?
b&i8L;b%T V*H`!V
①症状:若病人脘闷胁胀,痰多,嗳气频作,或喉中如有物梗塞; %Q4Ka(H8KqM
RM~W Z qq G
治疗: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以化痰解郁。
1b!Qf"lR2c+H;o
]y4S4ou`1U$v
②症状:若病人胃脘闷胀痛,稍进食则饱胀不适,呃逆胸闷,嗳腐吐酸;
_}t9n[Z G/SC9M%R
.B(W/lMKL
治疗:用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加减,以利胆消食。
Nc*[0Jj(X"O
Jh-?
S+nC+K[#kAB
③症状:若病人胃脘嘈杂,情志抑郁,咽干口燥,大便秘结,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 )z&e3K
s+C4~nU|a6O
V$fH`~
治疗: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以清肝解郁。 0uC6G1w#X2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