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 2011-10-9 10:13
国庆瞎转悠:近山亲水访古探幽
今年国庆,有台风在周边捣蛋,害得节日里天气不好,没什么好题目,便在周边瞎转悠喽。3S uc-pHY7^ b
联盟的活动安排在三号,咱等不及,临时定了线路,一号便先开路了。
YUA?k)S&Q[Y
0@Vx d%y'{T
d8R5v
一、寻找安平桥
O8S}4W0x-XI
%A\vQtC\ W'P&s
安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交界处,安海古称安平,桥因此得名,安平桥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来只知道泉州有古洛阳桥,不知道还有与洛阳桥齐名的安平桥,因此旅行一出发,我们便真奔安平桥而去。AMx/s PF9\&R
来到安海镇,经过安平桥,怎么是跨河的一座新桥,桥也不长,野狼说福建有不少古桥改建古为今用以便通汽车,莫非这安平桥也遭此厄运?此前我在做功略时专门查了百度地图,包括车载GPS,显示的也仅这这一座新桥,旅途初始便让我们大失所望。 i+d
['u5?;e
这新桥与我们的心理距离实在是遥远,便驻车在公路两边到处打探,这一带打工仔超多,问了不少人均答不知,正准备放弃之际,恰一本地村民热情指路,我们从公路旁抄一条土路来到工地,没想到仅百米的距离,见一长桥横卧水波,左右均不见头尾,原来这工地正是万安桥中部湖心亭修缮的地方,真是纵车寻它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功夫。
`,c(I1~B:X$K*\n3{v
)t+Z5cJ FU8n Rd
[attach]49250[/attach]o&Ir#wb2F1on
w { ?~6F6F$r
[[i] 本帖最后由 阿原 于 2011-10-11 16:28 编辑 [/i]]
阿原 2011-10-9 10:16
安平桥长五里,又称它为五里桥。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称,真搞不明白为何要建如此长的桥,一条河是肯定没那么宽的,它又不是跨海大桥,莫非福建人民勤劳过度,不是按河宽而是按河长来建桥的么?(Kky+Q-d5Df3_FlD(|`
Q-rGl
\6{-v8^a
带着如此无聊的想法来到安平桥一探究竟,原来这桥是建在沿海滩涂湿地之上,还好我们来到的是安平桥的中部,要是在桥头,要在桥上走五里,那可够我们受的。&Z&`9wz#X,{'`:U
b/U9}u0x4[
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历经13年建成,修缮后的桥全长为2070米,当年的世界第一长桥成就了今天的古代第一长桥。
m.n,P;D2U'S{
9F
IC+@4Z|&C
[attach]49251[/attach]
阿原 2011-10-9 10:18
安平桥的桥板据说是从金门开采海运过来的,桥墩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筑法,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yQ7lT1k [+y#Yc1y%?
i/G5I]3x{,MB6~V
[attach]49252[/attach]
阿原 2011-10-9 10:21
安平桥上共设有五座凉亭以供人休息,中亭有两身护桥将军,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穿甲,手执剑,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不知是谁家的五世孙在明万历年重建中亭想立此碑千秋万世,也许是这石碑太长太重了吧,一直卧在地上。虽然如今咱国家已有了吊车,只是那五世孙的子孙舍不得给吊车司机塞红包,所以那石碑仍一直卧在地上。
;BDE3We)x6h
of_~(_C
[attach]49253[/attach]bB hk9D"YO
6t|rz[E2lj
[[i] 本帖最后由 阿原 于 2011-10-9 16:02 编辑 [/i]]
阿原 2011-10-9 10:25
安平桥这一当年的伟大工程和洛阳桥一样给泉州长了脸,仅从这两座桥来看,泉州不辱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美名。安平桥响誉大江南北,惹得古今名人诗兴大发留下墨宝,建桥初成,主持建桥的赵令衿当即留诗:
@3lv,}bc UY5M
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2|7rq`
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xD)h/}D,G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G0]%F+e$v#L
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2g3LS`UPS7hp6{
p:GvXg,l4Q~
如今又有郭沫若于1962年咏五里桥石碑立于中亭之上:
9h
wa:`"Z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蕃旧坻纵全消;Js'JJ@F(q4U
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sB7nix+_-g
不信君莫真梦醋,受看明俨偶题糕;
9e-Z0Z$xm$q
复合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n"O~qTsw5I
W*e#H6\7[7U'T7p
[attach]49254[/attach]
阿原 2011-10-9 10:34
二、闽南比干庙
向着海底古森林目标进发,马路边发现一座大庙,沿途的景观一网打尽,这是自驾瞎转悠的最大好处。%S_0k8DddDT
}
~xg"AaxRt
停车下马进入庙中,牌坊上立着“闽南比干庙”大名,这比干不要说与闽南,就是与福建也八杆子打不着,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就当是咱福建人民博爱,天下的牛鬼蛇神欢聚一堂罢了。
/E5JD*~f.F%G
Y-GWH Ky$`Qx)t
[attach]49255[/attach]
阿原 2011-10-9 10:49
查了网络,才知道这庙是世界林氏宗亲所立,原来比干公是林氏的太始祖,比干留下的这支血脉,从坚公食邑博陵郡至秦汉,主要在博陵郡一带繁衍生息,中国的林姓统称“西河林氏”即源于此。
"?q[*l(^
d*m
F*c'U-uv0|G
东汉末年,汉献帝听其谗言,将林氏宗族744人同时流徙南方,东晋永嘉之乱以后,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其随行有一位官居黄门侍郎的林禄,因征战有功,升迁为“招远将军”,以后又敕守晋安郡,太宁三年追封为晋安郡王。所以,他被尊称为入闽林姓的始祖。Gr W H)|fl
6U Zd:Q,hg&P8a
闽南比干庙的奇特之处,当属于比干与马祖相依为命喽,如果这比干庙里没有马祖,那只能算是普通的比干庙,算不得闽南比干庙。b1?$A*D8j^%Q/@
T#Qg
U
o2@b
比干是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位因冒死直谏而惨遭剖心的耿耿忠臣,而马祖是从闽南沿海一带向海外扩张的守护神,将二者合处一庙,也许有林氏宗亲自己的含义吧。.hWBrf8X7W
7s3f}"_gn)F dk1vp
[attach]49256[/attach]
阿原 2011-10-9 10:53
庙里让我赞叹不已的仍是惠安的石雕,如此精美,让人叹为观止。.lP;J;yFVm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