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 2011-11-15 16:17
[quote]原帖由 [i]哈娃[/i] 于 2011-11-15 15:47 发表 贴二张交作业&au~D)HW*u,A
49927pfG6c/Hwz2CW? j
鼓浪悬壶,G8r'?~J'P
49928
v9j4d$e-^!P md'D
为了拍这张人少的,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Arm%L-Q`
呼叫阿原和老大,二个人都不接电话,还好光哥的电话通,再次验证有困难找警察 [/quote]5r)G5Sc1T
o8ur:SL0h
悬壶够悬:)]8\)]-V'S*f
E0P;gO
*S`}#H#oR
一起参加活动的爬虫部落青虫和黑鱼
*M$@9A)JB'~ @ lm
z3y6t/]J t{.QRd
[attach]49932[/attach]
阿原 2011-11-15 16:58
四、福音堂PIA L-`9i Oj
Uw,c
@+gj
1901年,福音堂由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联合提倡创建的,在鼓浪屿晃岩山麓购地,当时华人购地大为不便,乃藉西人差会之名代购,主要由华人信徒自筹资金着手开建,于1903年落成,该堂设计技巧,建筑牢固,体形可观,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左右人。Qda(Ow:u
%U0s8k:z'oz5{/q,R ?
福音堂建筑为英式风格,正门四根立柱为方形简洁朴素,乎展的线条和山墙上的山花浮雕,具西欧韵味,玻璃窗外为百叶寓为打开的圣经。
S*nd,l(uR
"xi`4Ov0~']t
[.{,N]
[attach]49933[/attach]
阿原 2011-11-15 16:59
1926年,经厦门区会审批为“鼓浪屿堂会”。此会为华人自治、自养、自传之教会。该堂曾与英伦敦公会合办“福民小学”,附设“女子家政研究社”。由于该堂信徒增加甚快,教堂容纳不下,故又分设教会,于1930年在内厝沃树兰花脚的公平路建筑一座石砌讲道堂,系为福音堂的支会。二年后又建乡村教会即白石支会。
3]+zk#e/}.meU#w
O*H ^{`kPD0\ V
[attach]49934[/attach]
阿原 2011-11-15 17:00
五十年代,堂会加入“三自”,1958年该堂合并于三一堂。文革中,该堂成为高频厂厂房,福音堂牌号被毁,堂内重隔双层作为厂房和宿舍,几乎面目皆非。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1987年,高频厂搬走,产权退还教会,该堂重新回到教会怀抱。2001年,该堂由三一堂负责翻建成立百合园托老院。7\
n"Ei8do^4k i!h
V'{0s{-^8b&u$C
[attach]49935[/attach]
花花公子 2011-11-15 17:03
星期天早上运动会,4百米接力蒲公英摔倒!!!所以没能跟上活动!!!
rOxj3k(p3_
欣赏了!!!!y2AB"Q4|
能跟上团队,挺乐的一件事情!!!!!
阿原 2011-11-15 17:07
五、三一堂Ihdpf{6kv"Y
X%t!r
l]%J4@
七十多年前,由于厦门中华基督教新街堂、竹树堂、厦港堂一百左右位信徒陆续迁居鼓浪屿,遇到台风、阴雨等天气欲渡海回厦门本岛礼拜深感不便,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联合在鼓浪屿建立教会,故取名为“三一堂”,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在教堂未建之前,信徒们的主日崇拜借用当时毓德女中礼拜堂(现厦门音乐学校)。h%o J(ni
Sk*fV9J6Tz%`
[attach]49936[/attach]
阿原 2011-11-15 17:08
[quote]原帖由 [i]花花公子[/i] 于 2011-11-15 17:03 发表 [url=http://yun.xmjeep.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61305&ptid=73391][img]http://yun.xmjeep.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7` M!pWx^k?,{D2zH|
星期天早上运动会,4百米接力蒲公英摔倒!!!所以没能跟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