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4 V! i5 U" {! N9 R 中国工业化时间不到西方的十分之一。要在短时期内实现现代化,必然决定其增长强度数倍于西方国家,否则中国肯定难以实现快速工业化。而西方国家舆论渲染“铁公基”的风险和危害,要求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减速和降低产业比重,与其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是分不开的。要知道,过去30年来,正是中国在基础设施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坚强后盾,和其他国家追赶中国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xmjeep.com9 t6 z! g ]; ?1 e3 @" g. ~' W
8 x2 j' i& | a5 c 而且,中国的基础建设活动全部都在国内,建设的产业链也在国内,并且积累大量资源,是西方资本最难以插手和渔利的产业。因此,这个产业就被西方国家一连串的经济学者所诋毁。事实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真正的门槛,就是物质财富的社会积累问题。而这个积累,首先就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很多地方由于当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得不翻建,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这与西方舆论掌握话语权干扰我们决策判断分不开。 , A1 x# l) W+ L3 \, C) } & @% U" |% F+ v0 q4 o; n/ @ 评价体系“易手”的危险 " A* ~4 z% g0 d
! O; h& W& ~+ S# U" g
这里,中国话语权的易手还表现在中国评价体系的错位。 9 ~* T$ E, j0 f, ]. @
3 E6 J% [5 t# j# `% D2 i
目前,中国学者要取得职称,须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论文数量又以西方权威杂志为最重。然而,要在西方权威杂志发表文章,作者首先要与杂志的价值立场接轨。而国内大部分影响较大的学术杂志,其经费或多或少受到西方大企业或基金会资助。掌握国内学术评价话语权的学者,会频繁受到这些企业和基金会的邀请,进行出国考察、实地调研等等活动。 / U8 }, o. N# i6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