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西藏之行的第一至第八天

Re:

活动结束后,有人提议去看看天下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大切说他昨晚没睡,太困了,想早点回去歇息。于是我们兵分两路:野羊带着多数人往岳阳楼奔,大切与少数几个人先回常德。
  在高速公路入口,我们上错了道,不得不掉头返回。下高速时,又多走了一个出口,这样一来,又多奔波了上百公里,赶到岳阳楼时,我扫了一眼车上的时钟,是7:45,岳阳楼早关门了。
车队停在岳阳楼围墙外的停车场上。透过围墙和墙内的绿树,我们只看到了岳阳楼的屋顶。在停车场上纳凉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岳阳楼三面围墙,一面临洞庭湖,别无其他出入口,周围也没有高楼可供俯瞰——就是有,夜幕下也是一团黑。看来,我们这趟只能满足于看到岳阳楼的“帽子”了。
毕竟千里迢迢而来,那就好好看看洞庭湖吧。夜幕下,八百里洞庭湖依然波澜壮阔,一眼望不到边,套用船长的话说:这哪是湖啊?这分明是海!
岳阳楼虽然不高,但临湖而立,视野开阔,料想在千百年前,也算是一栋“高层建筑”。那范文正公又是个爱国忧民的典范,不登高楼,尚且要或忧其民、或忧其君。登楼远眺,临湖而立,眼见晴则潋滟波光、一碧万顷;雨则黑云压城、浊浪排空,能不览物生情,抒怀言志,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所以说,即使没有这岳阳楼,范仲淹也一样是千古名相、仕子楷模。而如果没有范仲淹,这岳阳楼还会在风雨中屹立千秋,耸立**们心中的一种理念吗?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我们途中曾搭载过几位顺路的“向导”,最后那位**向导的家就在岳阳楼附近。告别前,她向我们隆重推荐了洞庭湖特产——龙虾,还说湖对面一家大排档的虾特好吃。于是我们向后转180度,就踱进了马路对面的那家饭店,看着龙虾直咽口水。
其实中午经销商也有请我们吃虾,我嫌麻烦没吃,桌上剩下了好多。现在,龙虾“身份”暴涨,每个人都很自觉地只夹两只——不好意思多夹:嗯,虽然壳多肉少,但做法独特,颇具风味。更重要的是,15个人2桌才150元,其中还包括每桌的两瓶啤酒两盘虾!我们大呼便宜——要是能在特区赚钱、在内地消费,那我们可就都是富翁了!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晚上9点钟,我们开始往回赶。暴雨滂沱。野羊的车速在90左右。水稻说如此大雨,又是晚上,时速应控制在80码以下。野羊经不住水稻的反复建议,叫我这个副驾充当他的喉舌:“89。”“还是太快了。”“88。”……“87。”——讨价还价中,车速并未改变。我看着路灯、车灯交错中野羊朦胧的脸,心想:是了,这就是野羊,他不会与你硬顶,但他的决定也不会轻易改变。这些天来尽管阻力重重,但车队仍在按他的想法运转,返回汩罗即是一例——没有人能招架得住他的坚持,就像我招架不住老妈的唠叨一样:我这一头短发是在老妈的唠叨下,让她像押送犯人一样押进一间5元店剪的。跨进店门、坐上理发椅的时候,我两眼一闭:罢咧,大不了回去买一顶假发套上。
凌晨一点,我们回到了常德,下榻在桃园酒店,160元的2人间,是几天来最贵的一次,也是最好的一次:冷气足,拖鞋、纸巾、牙刷等都较前几天的好。
洗完头澡,吹干头发,记了一下当天大事录,上床时已经2点多了。按计划,明早7点就得起床,开车8小时后才能到凤凰。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西藏之旅的第五天
几天来,大公蟹的那辆车总是特别会“吃”油:别的车至少还有半箱油,它又叫“饿”了。今天下午六时许,它干脆“罢工”了。好在旁边就是加油站,男士们齐声发力,便把它推离了公路,推进了加油站。一番会诊,原来是油箱的油管漏油了。大切钻进车肚子底下,拿绳子扎住漏油处,三两下就修好了它——唉,早知如此,前几天查一查油箱,这几千公里的路,也不知能省下多少油!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这些天,我们已经走过了福建、江西、湖南三省。从光泽起,便开始吃辣,到了江西、湖南,几乎餐餐离不开辣,而且江西、湖南菜除辣外,还有两个特点:又咸又干,以至我们总得叮嘱炒菜师傅“少放点盐”。这两省的捞饭也干硬得近乎夹生,嚼起来特别费劲。捞饭后的米汤据说都用于喂猪了。几个队员知道后大呼可惜,向老板要米汤喝。老板听了,笑笑的,心里准在想:这些人真有趣,偏要喝猪才吃的米汤。
中午12:45左右,车队在一家路边店前停了下来。店老板兴奋之余,也许是估计我们已经饿急了,开出了令人咋舌的价格:路上许多农民卖的6元一斤的山菇,饭店的开价是40元一斤;最便宜的鱼也得20元一斤。于是我们重新上车,到了第二家店。这家店的老板较聪明,先送了两个大西瓜把我们稳住,然后再开出同样吓人的高价。不过这一次,我们玩了点小伎俩,骗老板说我们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20辆车。如果这里价廉味美,我们就通知后面的车队也光顾这家店。这样一来,老板更殷勤了,师傅炒菜也特别用心,调理出了好些我们不曾享受过的美味:比如丝瓜,是野生的,口感特别脆嫩;番茄,是绿的,不知是品种如此,还是未熟就摘下来了,反正吃起来风味独特;还有一种形如特大号尖椒、但有棱而不辣的东西叫“山魁”——有人说厦门的市场上有卖,但包括我在内的约九成五的队员都“没吃过”——这菜我们要了两份。另有几样菜,也是我这“吃遍厦门”的业余美食家没有见识过的。
看着眼前的这些菜,回想这几天吃的地瓜干炒腊肉、麻花炒回锅肉等,我发现,厦门的湘菜、赣菜其实已经不地道了,充其量是“厦门化”了的地方菜。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傍晚7:20,可以看到凤凰城了,车队停下来,在城外的凤吉酒家吃饭。
乘着天还未全黑,我站在酒家外,拨开树丛向河对岸望去:凤凰城背依青山,像矜持的少女,娴静优雅,宠辱不惊。一排黛瓦木墙、檐角飞翘的吊脚楼临江而立,乍一看,就像是中国画家笔下的写意水墨画。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了,一圈一圈地泛着黄晕,暖洋洋的;心,也立时暖哄哄起来,并随着灯光的密集而一波一波地涨起潮来——凤凰,我来了!
9:30,我们进了城,下榻全城最好的宾馆——金凤凰山庄,6个女生集体住进了夏威夷别墅——服务员开玩笑说:让你们出国到夏威夷渡假去。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当晚,由于无线上网卡的信号不稳定,厦门日报的记者——船长和当当,先是捧着手提电脑,在宾馆内外到处找信号,然后不得不由泥巴开车,带他们下山找信号,最后又不得不走进了网吧。
第一家网吧看他们带着对讲机,怀疑他们是警方的卧底,他们刚一进去,就说“不行不行,这里不能发稿。”于是踏进第二家网吧前,他们把对讲机留在了车上。至晚上11点,才顺利完成。
发完稿,他们想看看凤凰的夜景,便到了沱江边,结果发现沱江之夜比白天还繁华:霓灯闪烁,江上满是夜游的小船,江边满是香昧诱人的大排档;一只河蚌有一斤重,田螺足有3公分长……这些,都是第二天离开凤凰后,船长才告诉我们的,听得我直咽哈拉滋。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西藏之旅的第六天
一、凤凰半日游
早饭,我们打的到山下的小店里吃。
凤凰城小路窄,公交车由“电瓶车”充任,每人1元。“的士”基本上是“夏利”,白天的起步价才2元,晚上9点以后的起步价也仅3元,可乘坐1.5公里,估计是全国最便宜的“的士”了。从金凤凰山庄到山脚的市中心,距离才1公里,4个人,平均每人才5角钱!
早饭后,其他人去逛边城,我则跑进对面的邮局买明信片。出发之前,就有朋友要我利用这次横贯半个中国的机会,多寄一些各地的明信片。只可惜此行匆匆,进邮局的机会极少。前天在汩罗,我曾见缝插针,寄出了两三张明信片,当时还特地央求邮局的人给我盖了端午节那一天的邮戳,并以此自鸣得意。可回厦门后才发现,所有较有意义的纪念品,包括从珠峰大本营寄出的信封,都没有收到。
填寄完明信片,就该追赶大部队了。一路行去,凤凰的各种作坊和小店很多,如裁缝店、竹编店、手工做鞋店等,一家家店面都不大,几乎没怎么装修,标价也极低廉,让我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鞋店里的雨靴,竹编店里的斗笠、篜笼、饭甑(一种篜饭器具)、笊篱等,在城里均已绝迹多年。集市沿街排开,像农村的墟市一般。路边的李、桃等色泽新鲜诱人,开价仅1元。其中一种黄皮的李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买了几斤水果,顾不上吃,我打开对讲机,问大部队在哪儿。他们告诉我在北门、在虹桥、在喜马拉雅野店……我不知这些地方在哪儿,仍是一头雾水。向一个女孩问路,女孩说在“老城”那边,我跟着她走就是了。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一会儿,我们离开水泥大道,拐进了曲曲弯弯的石板小路。路两旁的房子不再是水泥大厦,全是青砖瓦房或古旧的小木屋,一下子让我掉进了民国、跨进了历史。女孩提醒我看地上的石板——不是青色的,是淡淡的粉红色:“如果是雨天,红得鲜艳,才好看哩。”
小巷约两三米宽,两侧全是店面,鳞次栉比地卖些蜡染之类的手工艺品,我不免贪婪地看着那些东西。女孩对我的“贪婪”视而不见,继续往巷子深处走,我只好跟着她。终于,她拐进一家商店:“我家就在这儿了,你要不要进来看看?”哦,原来如此。“好,看在你为我带路的份上,我就在你店里买东西吧。”我挑了三块蜡染布——后来到其他店一问,她给我的还真是实价。
告别那女孩,心想与其步履匆匆地追赶大部队,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慢慢逛。于是换了心情,欣赏小巷里琳琅满目的书店、姜糖店、画室……凤凰的姜糖作坊是开放式的,擀面、扯姜糖条的艺人身边,总是围满了好奇的游客。在不起眼的角落,往往有一位老人,一边缝制,一边卖鸡毛键、沙包和弹弓。于是我的眼前,便晃动着幼时的伙伴,似乎我们仍在一起,圈起手来扎手绢,来来回回扔沙包,金鸡独立踢键子……快乐的歌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童年的天空。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Re:

沿着那被前人踏出一长溜凹痕的石板路,我来到了小巷的尽头。这里有一座城墙,也是用红石头砌的。城墙的门洞下,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吹葫芦丝,地上、墙上还摆挂着许多种乐器。一大群游客和小孩围在他身边,仰视着他,不时有中外游客与他合影,每到这时,老人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很帅吧?这样能歌善舞的帅哥,想当年一定招徕了不少姑娘的爱慕。
城墙外就是沱江了。城门下有一个码头,停泊着好些游船,只是乘船的游客不多。攘来熙往的人们,似乎更愿意从相隔不远的几座小桥上穿过。
凤凰是跨江而立的,沱江从城中蜿蜒而过,4座石城门两两隔江相望,各以石拱桥相连。两座石拱桥之间,还有一座与江面平行的小木桥。木桥桥面、桥墩的直线,与桥上的行人、桥下的浣衣女一起,构成了一幅点、线交织的图画,简洁,流畅,不媚俗,却尤为大气。就像国画大师随手挥就的作品,简约却不失意蕴,连大片的留白都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居陋行远. 电话:13860452276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