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平54岁了,自称“有点儿耳背”,但他在整个庭审中却语出惊人。厦门越野联盟% K& q% i3 c' x( f8 \
! h$ c% j0 L; v
公诉机关在法庭上质疑郭兴平为何没有按照GMP认证的规定,在没有实地考察、没有对样品进行检验的情况下批准采购药品辅料。对此,郭兴平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买猪肉,你去买两斤猪肉,怀疑里面有猪肉精,难道你能去养猪场实地考察吗?”
1 z. \* A3 L9 c ?6 J! Q
/ h/ Q$ u1 z- \% N- V: Y+ _一辩护律师追问齐二药厂GMP的认证,郭兴平则声称,这个由省药监部门发放并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权威认证是厂里“花钱买的”,“就是一个光碟材料,是厂里花10万元买来的!实践中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厦门越野联盟0 ]6 V9 S% h+ Y4 r9 J$ @
+ U& s3 w6 y# G2 {- Y5 w郭兴平自信地认为,厂里有20多人组成的质检队伍,不用他来把关。& |1 w) k8 W# a+ j; q
xmjeep.com' Q6 Y9 e2 a# }5 ~) w/ z; W
化验环节
7 Q( E( L% I0 i7 Z) {
/ f% Z0 ?8 Q: ~0 sxmjeep.com化验室主任陈桂芬/ \, {; d8 e2 L6 W
1 e* y: e" w& C! F0 j
--"我们科11个化验人员没有几个懂相关的化学知识,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培训"
$ b, ~4 l0 G' d2 r
. {& K+ w; K) e% ~指控罪行:陈桂芬作为齐二药厂化验室主任,负责对原料、辅料进行化验,她在对假冒"丙二醇"进行化验时,发现了该批假冒"丙二醇""相对密度"不合格,但她没有作进一步的鉴别,并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按朱传华的授意开具了虚假的合格检验报告书,致使该批假冒"丙二醇"被投入药品生产。
, ]' T: C+ b& W% d; H1 N0 f3 p) [2 f3 I8 H& y
齐二药化验室主任陈桂芬的"真心告白"惹来旁听人员阵阵苦笑。
+ t; W# ?3 X8 l( M4 b" l$ |7 y/ R
陈桂芬有些憔悴,今年55岁的她头发花白了。她在庭审中爆出了齐二药厂检验人员检验资质不全的内幕。xmjeep.com' s( g, S6 j* g, m2 S; j( g2 U
o, U+ D! D% _- R7 ]陈桂芬说:"我们科11个化验人员没有几个懂相关的化学知识,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培训,有些人还没有上岗证。"而"初中毕业,不懂化学"的她没参加过培训,但轻而易举地拿到了黑龙江省药监局颁发的上岗证。至于她为何能当上化验室主任,她直言"我的文化资历、能力,根本就不具备这个资格,但我们单位领导看我常年工作认真,就让我当了。其实我根本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跟领导汇报,怕出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用手抹了一下眼泪。
0 f" ^1 F8 f$ x4 x) F厦门越野联盟' ]* R. a5 k ^) g7 f
这位"齐二药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却"年年都是质量标兵"。陈桂芬交代,厂里曾对两批购入的"丙二醇"进行了相对密度检验,发现这两批购入的"丙二醇"都比正常的"丙二醇"相比密度高。陈桂芬马上将结果报告给主管领导朱传华,称这批原料"可能有问题",但朱传华仍授意她开出检验合格的报告书,将原料送达生产车间使用。
$ v% H9 y d3 e7 E8 i厦门越野联盟, M& k; }# B3 s7 G: a4 k
陈桂芬和朱传华都认识到原料有问题,但以为只是纯度不高、含有杂质,万万没有想到是致人死命的"二甘醇",甚至对于"二甘醇"这个名词,他们都是出事后才知道有这种化学物质,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二甘醇'"。
( i, F2 P4 w$ S
0 A8 \! ?: H& w, j' u& Q3 n! m厦门越野联盟质检环节, z! `" Z4 m( Z e% f
2 n( |% o X7 H! sxmjeep.com主管生产质量的副总朱传华) {" l, j- i3 B* i$ G+ s
xmjeep.com( P$ |& c; T, F7 D4 [ b
——“公司有惯例,如果(原料)有不合格的,也按合格的(报告书)开出来”
, L! v& {1 W8 o& r2 s% b; S4 Y厦门越野联盟0 O; ^* T) J4 L( c9 P3 l
指控罪行:朱传华是齐二药厂主管生产、质量的副总经理,明知该批假冒“丙二醇”的“相对密度”不合格,并且公司检验设施不齐全,检验人员检验资质不全,依旧授意陈桂芬开具虚假的合格检验报告书,致使该批假冒“丙二醇”被投入生产药品。
) |7 K) L* _5 b7 U厦门越野联盟+ J, {4 w' k. [7 F/ g
对检方指控其授意陈桂芬开具虚假的合格检验报告书,致使该批假冒“丙二醇”被投入生产药品,朱传华在法庭上的回答是“因为生产急着用”。
; O- s1 p9 ]- k0 h* X9 L0 a. ^9 I8 L6 K( r* t4 j9 }
在公诉机关的一再追问下,他又称,“公司一直有惯例,如果(原料)有不合格的,也按合格的(报告书)开出来”,并称“历来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