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饮食文化
翔安饮食文化民间传说:兜面厦门越野联盟$ X: p. I0 U, F- X* B) n O- _
(方言)
; \9 I& F! `9 i! o) }: K/ F2 |: w- I9 h
俗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翔安,却有一个巧妇能为无米之炊的传说。
3 k6 X l4 F5 i2 }古时候,翔安有个穷秀才娶了个李姓富家千金。秀才家境贫穷,但才学兼优,幸有李家小姐慧眼识人才,说服父母下嫁与他。结婚第二天,按翔安习俗,娘家要来邀请姑爷和新娘到娘家做客,姑爷家必办酒席款待娘家客人。秀才确实贫穷,第一些天结婚请客的酒菜已所剩无几,很难拿出手,但不管怎么样,最起码也要煮顿白米饭,炒几个菜让客人吃个饱。可是翔安是个丘陵地,古时候又没有水利设施,绝大部分农田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地里都是种植耐旱的地瓜和芋头,地瓜和芋头是农家的主粮,农家想吃一顿白米饭特难。秀才家中一时没有大米,只有几斤地瓜粉(淀粉),大芋头卖完,只剩几斤鸡蛋大小的小槟榔芋。此时,娘家客人已到,全家为招待客人的事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正愁得没办法时,心灵手巧的李家小姐急中生智,就地取材料理起菜肴来。她先将小芋头去皮洗净,用水煮熟备用;接着油炸一些葱珠及花生米装碗待用;再把地瓜粉用适量的水拌成糊状;尔后锅中倒入适量食油,将煮熟的小芋头和预先切好的杂菜一并倒入锅中翻炒,随后逐步倒入地瓜粉糊、盐等一并小火搅拌,至粉糊稠粘于小芋头和杂菜,即盛入盆中和葱油及油炸花生米一起端上桌招待客人。娘家客人从未见过此等菜肴,各自舀上一碗浇上葱油,撒上花生米,慢慢品尝,吃起来粘呼粘呼,槟榔芋喷香喷香,配上油葱和油炸花生,细品慢嚼更是满口留香,余韵无穷。吃后娘家客人咂嘴称奇问道:没吃过这等佳肴,不知菜名叫什么?李家小姐随意回话说:菜名叫兜面。但菜名不重要,关健它是一道吉利菜。此菜特征是诸食品粘连凝聚在一起,象征着两家联姻亲连亲;家庭和睦共处;邻里团结友爱。李家小姐这一饮食小创举,即不失夫家体面,又让娘家客人吃饱还图个吉利。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美丽传说。
2 m B+ [! X: ^( l9 S3 c8 I厦门越野联盟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煮兜面也增加了许多内容,但无论增加多少内容都脱离不了一个“粘”字,象征强而有力的凝聚作用。经如说农历九月初九煮“兜面粘骨头”,寓意祝愿老一辈骨骼强壮,健康长寿;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做生意的煮“兜面粘顾客”,意在粘顾客,生意繁荣;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接财神日)煮“兜面粘钱财”意在祝愿新年财源滚滚;还有除夕煮“兜面”祭祖,表示不忘祖宗,辈辈紧连,脉脉相传等等。因此,吃“兜面”是一件品佳肴图吉利的大美事。
/ m& c$ g1 g* A3 ?xmjeep.com& w$ t5 D2 w$ T
翔安芋头糊(方言“兜面)
4 {9 H' ?/ ?+ Z. U' \2 S; m原料:
9 Z6 L6 B# R1 J( V9 J7 L7 M1、5 Y+ e; a' c4 F7 M
主料:小芋头500克(槟榔芋为好)/ A) d0 U. `/ F' Q" b# ^6 p0 k! @
2、
8 H4 |. \. P$ o8 }, {辅料:淀粉1000克、干葱头100克xmjeep.com: v! Z, {: U0 x- ]* Q* T
3、
* z, l# S$ ]& ]3 ^调料:生油300克、盐20克、味精20克
6 {" n8 m# U3 k* _制法:
: o; o H. |5 o4 a9 w1、先将小芋头去皮洗净,用适量的水煮孰熟,凉置待用。$ l# B; r" C6 T' H/ }
2、淀粉用适量的水拌成糊状,葱头切片,用油炸成金**装碗待用。
3 d6 D6 P I7 }6 m3、炒锅用中火,倒入适量油,将煮熟的芋头放于锅中翻炒,逐步加入淀粉糊、盐、味精一并翻动,又改用小火翻搅,至淀粉糊全部粘连于小芋头,盛装汤碗,淋上炸好的葱头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