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载] 沉香:用来品或收藏

沉香:用来品或收藏

在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她开篇就写:“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然而随着这一炉沉香屑烧完,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香味常伴左右的香道愈发式微。在中国古代,品香无处不在,“红袖添香”也是一个性灵的词汇。而今,品香重新开始复苏,在小众范围内流传,然而这背后的隐性原因是沉香在收藏市场中价格连年高涨。
( A4 S! |2 e# l* g# z; ]xmjeep.com
4 ]: M6 X" K% z8 ^  M" B9 z( O  仪式:品香过三巡,用心记香笺: E) F( {, q. f$ O, [: u
) V, u. T) y3 Y7 N# {
  品茶与品香相似,因此许多品香爱好者是从爱茶者转变而来。御品阁茶苑的品茶师桃子也是一个品香爱好者,在她的店里经常举行各种香道雅集。3 H( i; P  \& Y
xmjeep.com2 x: C. h& W: A; ?# H0 p( F
  在传统香道中,焚香需要仪式。桃子取出一段香材,深黄中带着赭色纹理,富含油脂,是一段越南沉香,用刀旋一片指甲大小的香材,放在一片银叶中。香料切割的顺序也对香味有影响:顺向、逆向、横向,不同纹理,会有不同香味。香炉中用梧桐叶缎成的香灰打底,把灰压出小山纹,再将一小块燃好的木炭埋入。此时凝神贯注,用探针在木炭上方开小孔,细微的小火顺着孔道上行。焚香仪式刚刚开始,银叶需要盖在火孔上方,诸位香客围坐,品香炉在诸位之间传递,闻香三次,传递到右手边。香炉之中只闻香气,不见烟雾,沉香之味难以言表,只是一种令人安宁享受的氛围。厦门越野联盟) I/ ?5 A, \) V
  K2 W3 e0 `. O0 x7 A* X1 Q
  每人品玩一次算是“一巡”,共需三巡,分为“嗅香”、“品香”、“悟香”。如同品酒时需要写下品酒笔记,记录葡萄酒的香味,品香也需要写下香笺,视为心得。
7 ^  c* K) V- T& m: N9 |6 I6 T- X
) M! t9 b& r4 z2 F- l6 e厦门越野联盟  日常:材料不必奢,草木真天香xmjeep.com" d( \5 W$ {$ |8 U
xmjeep.com7 K; `. O# s6 E6 i" z1 G
  北京品香的场所越来越多,除了各家茶馆,也有许多会所。位于雍和宫的顶礼会所、百子湾22院艺术街的大范书房都会定期举行品香活动。; O* M6 d3 F* x- t9 F

1 O' E3 O$ V/ `; Q% I) P"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焚香是一件玄妙而又日常的行为。学者孟晖认为,过去两千年里,对于中国的上层社会来说,居室中不焚香,完全不可思议。
" U1 o' k/ i7 D1 m5 z' u6 p4 h厦门越野联盟xmjeep.com2 [& g9 p2 x& D' k  F
  而“香道”的形式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到中国,讲究形式与程序的严谨。孟晖说:“古人没把袅袅炉烟抽离于日常生活的节奏,架空成一项凝神屏气的修行。”她认为,“以中国传统的态度,焚香本应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常项,远非‘香道’的狭隘所能界定。焚香并非财富与地位的炫耀,因此用料不必奢侈,烟息的气质更为重要。”! R2 z4 z' s" b, c0 a; B0 ]3 X1 I
/ U! i, l2 u! o6 U9 r# ^0 F0 j8 w
  孟晖推荐了几种品香的方式,不需要昂贵的香材,也能得到超绝的体验:从树上摘下柏树子,用沸水焯一下,然后浸在酒中,密封七天,再取出,放在阴凉处慢慢晾干,就制成了东坡居士曾经焚过的“柏子香”;把香橙皮、荔枝壳、梨滓、甘蔗滓四样废弃渣料合在一起,却可以诞生清新的“小四合”香丸;捣烂橘叶,与旧竹篾片一起密封在小罐当中,在火上长时间热蒸,然后把熏入橘叶气息的竹片当做香料,在香炉中慢炷,“其香清,若春时晓行山径,所谓草木真天香”。( a' N! H8 t& b* X+ Z) G) I: F  D
厦门越野联盟/ b( g. w! H( V: j0 a2 ?0 \, u( f- q' k
  沉香:收藏辨真假,初学和合香
4 ?: u9 {1 c3 E; K+ L) E) o3 |7 X& _( k0 ], a1 R1 D
  在所有香材之中,沉香最昂贵,而奇楠沉香又是顶尖之作,每克价格高达上万美元,是黄金百倍。很少有人真正用奇楠沉香焚香,更多的是进入收藏品市场。如今沉香市场每年有30%的价值升幅,令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0 C+ e9 A% ?+ A8 X' Y/ {' S

& Y3 ^2 Z8 Y, H3 uxmjeep.com  上海沉香爱好者鲁刚说,有利益的地方自然有造假,造假者使没有结香的沉香木收缩,加入各种药渣来煮,做出“药沉”,蒙骗初学者。“许多造假者以印尼、越南、缅甸沉香冒充上品海南沉香。”, C# j, C( {- [7 r% D$ x

- m! ^+ \5 ^6 M1 U1 P# u& S  对于品香的初学者,鲁刚建议用线香、和合香即可,没有必要用昂贵的香材。和合香的技艺在南北朝已经非常发达,佛典中各种妙香供养香方、佛教医药、修行颂香等丰富了合香的种类。
# n9 e+ }1 U3 W* c9 ~0 F( F9 s; M1 @$ i7 F+ A2 ^- n+ s: n% D; @
  “如果沉香等单一香材为单香,单香是词典,那么和合香就是一首诗。”鲁刚说。和合香就是调和多种香料制成的合香,需要有合理的配方和严格的炮制技艺。我们日常见到的大多数香都是和合香。  m( v- [3 L0 u$ T7 }1 b- C
' B* ^0 ~6 f% O3 M/ f9 f
  “品香并非如香典、香文、香跋中所描述那样神秘,而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地从香气中感受到愉悦。”桃子说,“就像我们抬头看星空,只需要感受它的浩瀚与灿烂,不一定要了解星体运行一样,品香只需要你有一颗爱生活的心。”( _% l  ]+ W% g" J1 i# O" S

$ I" O+ H0 ?; [+ i& Q! @) n# ~  
飞毛腿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